扣人心弦的接力赛,人们最关注接力棒的移交转接。参赛者不仅要跑得快,接力棒还要接得好,才有获胜的希望。倘若接力棒转接出了差错,延误了时间,甚至失手掉在地上,对夺冠是致命的。体育比赛如此,我们的事业何尝不是这样呢!当初,革命事业薪火相传,无数仁人志士踏着先烈的鲜血接过革命的旗帜毅然向前;现在,党的事业代代相传,从五十有几到八千万党员,托起未来愿景如初日喷薄而出。可以说,一个组织、一个事业的壮大发展、不断前进,一棒接一棒、一届又一届的接力,那是兴旺发达的必要条件。
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风采》自1992年创办以来,如今已走过了20个年头,传过了多位编辑之手。当2008年领导决定把这根接力棒交到我手中时,我不禁有些忐忑不安。委办前几任同仁在负责《风采》报编辑工作时,都充分发挥了最大的潜能,呕心沥血,想方设法寻求最佳的切入点和新的视角,让《风采》展现出各色绚烂光彩。而这项工作对我来说,“人生地不熟”,尽管在这之前有过编年鉴和地方志的经历,但毕竟与编报纸的要求不尽相同;我与外界接触不多,亦没有供稿人的人脉关系,很可能会遇到“无米之炊”的尴尬,辜负了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望。但转想,领导这样安排,肯定是有所思量的。给我的工作加点压力,“赶鸭子上架”,为我提供挖掘潜力的平台,是对我的信任和锻炼,也是对我的激励和考验。于我来说,事在人为,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未尝不是一种增长能力的机遇、锻炼成长的通途。
解决了思想问题,带来的是工作的信心。做好《风采》报工作,首先得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风采》报的接力棒传到我的手里,总不能机械照搬前人的模样,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创新不能搞白纸上画图、推倒重来,那样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通过向分管领导、前任编辑请教,找准办刊的宗旨和定位,确定将与常州有关的红色事件和党史英雄人物作为报纸重点,浓墨重笔展示他们的风采,以彰显《风采》的特色教化功能。同时,认真学习编辑报纸的有关知识,学习前人办报的长处,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做到正确处理好自力与他力的关系。工作中,我亲力亲为,策划版面、约稿组稿等都领跑在前,有时还要动手写稿;我还努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依靠团队的力量和智慧来接受新工作的考验,尽可能做到提前出版。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在办报风格上有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如配合中央、地方时事政治热点,我们动员史志工作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设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笔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等专版;我们尽量不选用长篇大论的文章,或者把长篇大论拆成若干小章,消除读者“视觉疲乏”,用短小精悍、亮点突出的“豆腐块”以飨读者;我们还充分挖掘史志资源,力争刊载一些有地方特色、有真知灼见的文章,以体现新意,提高办刊质量。此外,我们在办报风格上注重文风文采,多选用活泼亲切的文章,如刊载党史干部参观红色遗址后以独特视角撰写的《深情的红土地》《七月火》《谁主沉浮》《寻访得胜桥50号》等游记散文,以达到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和文学欣赏的有机统一。以上这些,或许与领导和史志同仁的企盼还有些差距,但作为我来说,做到集中精力接好接力棒、竭尽全力跑好这一棒,目标朴实,却孜孜以求,以期或有所成。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最让我欣慰的是,我由一个最初的徘徊者最终迈入她的门槛,《风采》成了我精神寄托的家园。如果要问我有什么收获,最深切的体会是有了充实感。日出东方,又是新的一天;一期文字新出,便是我辛勤努力的见证,满心的欢喜,充实感洋溢在我周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