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岭之在湖北河南间者,曰大别山脉,为江淮间一大分水岭……自古南北战争,恒以此为重险。”史书上如是说。 对大别山的第一印象来自初中历史教科书上寥寥的几句:“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后来又读到一篇文章,也是描写大别山的,里面有一句话:“路过的时候,看到了漫山遍野像血一样艳丽的映山红。”所以,当我有幸踏上大别山的土地时,我是怀着一种瞻仰和崇敬的心情,想要在这沉默的山水间找一找当初的惨烈和悲壮。 “唉,打下这个江山可真不容易,死了多少人哪!1955年授衔,来自大别山的将军就有293名。这些幸存者成了将军,可谁能忘了那倒在战场上的几十万大别山子弟?”一位老人对我说。 当我看到出现在眼前的战斗遗址时,是相当震撼的。在这厚重的黑土地上,满山青翠挺拔的松林间,这么一座凝聚着鲜血与烈火、似乎还带着硝烟味道的碉堡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的心猛地收紧。 1927年,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黄安、麻城两县的农民武装和数万群众于11月13日举行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全县人民拥军参军,出现了父送子、妻送夫、兄送弟、姐携妹去参加红军的动人情景。为了革命的胜利,14万大别山儿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当我看到眼前的这座碉堡,似乎又看到伴着震天的喊杀声,机枪吐着金黄的火舌阻挡了战士们的前进时,有多少人选择了用自己的胸膛来堵枪眼,有多少人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来炸碉堡,有多少人选择了用自己的躯体来为后面的人冲开一条血路! 其实又何止大别山,哪怕是莲叶接天、江水瑟瑟的江南或是黄尘滚滚、风沙漠漠的塞外,在那个充满血色、动荡不安的年代,何处不是腥风血雨,又何处不是悲壮凯歌?那些黄泥黑土间的老农、老妇,谁人识字,谁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谁听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是他们却义无反顾送自己的孩子上了战场,却毅然决然用肩挑手推小板车的方式,省下自己的粮食送到前线。为什么?因为他们质朴,他们愿意相信一支人民的军队可以给他们带来幸福,他们愿意相信一个帮助他们斗地主、开粮仓的组织和军队最终会赢得胜利。 我们生得太晚,不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背后深沉的信任和谢意,也不明白红色的旗帜和金色的五星所代表的艰辛和血泪,更不会懂那些杀身成仁、宁死不屈所彰显的精神和信仰,但是我们必须尊敬。面对着这巍巍无言的华夏江山,面对着我们面前的歌舞升平,面对着安然富足的社会人生,我们必须尊敬那一支来自大山深处的人民军队,尊敬那一群走在前方的先驱烈士,尊敬那一个从无到有、星火燎原的政党。 “一个剑客走在一条狭窄的路上,发现迎面走来的是天下第一的剑客,就算赢不了也要亮剑,倒在对手剑下并不丢人,不敢亮剑才是真正的丢人。” 经过半天的徒步登山,绕过一片山岗的时候真的见到了一大片鲜艳的映山红。花应当是娇贵的,不过不知是不是这处山水特有的硬朗,又或是经过战火的洗礼,孕育出的花也带着一股子硬气的味道。明明是柔嫩的花瓣,一大片一大片铺在眼前的时候,生生有了一种壮烈的味道。向导说,映山红是血灌出来的,哪怕是一小株,只要有足够广阔的地方,也能开出一大片来。 天不是特别的明朗,山风也没有柔情,那一片红花一浪一浪的波涛汹涌。明明是细细的花茎,却将花朵牢牢地连在了根上。我觉得这就是这片山水的魂。初始只是井冈山八角楼上的一盏夜灯,却渐渐亮遍了整个中华大地。明明只是小米加步枪的原始装备,却在面对中外强敌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亮剑。明明只是衣衫褴褛的工农武装,却牢牢地连在属于群众的根上,用生命开出一片血色的胜利之花,竖起一座不倒的丰碑。 山风渐大,满地映山红紧贴着地面狂舞。没有花瓣飘飞的浪漫,只有紧紧贴着地面,波动着、高举着、挺立着,用属于信仰的坚韧,用属于鲜血的热烈,起舞,亮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