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二轮修志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唯有质量上乘的精品佳志,才能够很好地起到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服务当代,惠及后世。提高续志的质量,需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续志”与“前志”关系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指出:“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每一轮地方志书编修工作完成后,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在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搜集资料以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启动新一轮地方志书的续修工作。”可见,编修地方志已成为世代续修,永不断章的文化工程。我们的第一轮修志,虽然借鉴了前人修志的优良传统和方法,但总体上是创新的,属于新修志书,我们把它称作“社会主义新方志”。而第二轮修志其主体形式是续修,续修方志,就是要承续第一轮方志编修工作,进行第二轮方志编修,彼此相承相续。笔者以为,续修志书在指导思想、编纂体例上与第一轮在主要方面应是一致的,在主要内容上也是第一轮修志的延续。但也不可能和第一轮修志完全一样。除内容的延续外,在编目、分类、体例等方面都应有进步,有创新。即是继承和弘扬前志的经验与优点,吸取前志的教训、改进其缺点,针对发展变化了的地情实际来编纂新的志书。为此,我们在续修志书过程中,首先,就要做好全面仔细研读分析前志的基础工作。续志上接前志,在收集资料、编纂之前,修志人员应当认真研读分析前志。一是通过研读分析前志,了解续志上限以前的地情,凿通历史长河,从而看清前志下限以来的变化发展。二是通过研读分析前志,可以发现前志所存在的差错,可以找到前志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疏漏,以便可以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进行纠误、补缺。三是通过研读分析前志,可以总结第一轮修志经验教训,力求使续志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续志是前志的延续,要把两轮志书的有序衔接贯穿编纂的全过程,在时间、内容、体例上都应与前志保持相对连续性。首先内容必须与前志衔接。从实际出发,可采用多种办法,如:在志书的总概述中对首轮志书的编纂情况作一概括的交代;或者在有关编章的总述中简要介绍部门、行业的历史发展脉络;也可以在记述某一具体事物的文字段落前面增加前志对该事物记述的简要情况。内容不宜过多,达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就行。文字虽不多,但做到提纲挈领、前后贯通并不容易。为此,志书编辑要反复阅读、熟悉前志的有关编章,主编要通读、钻研整部志书,达到融会贯通。写好承前简述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默默无闻、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古人言:旧书不厌百回看,熟读深思子自知。同时,在收集资料时,要注意与前志记载内容衔接的资料收集。对于前志下限记载内容,续编时必须相应地记发展变化,使同一事物发展过程能够完整地记载下来。其次,续编体式要与前志保持相对连接。一些章节目设置,凡可前后照应的尽可能做到照应。如前志用篇章节目体,续编还是用这一体式为宜。反之,前志用类目体的也一样。 注意记述对象衔接的同时,续修志书在分类上要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地情。在编目、分类、体例以及指导思想上,都应有进步,有创新。续志整体框架结构需要有新变化。在志书门类划分标准上,尽管志书传统的横分门类、以类系事的方法仍适用于第二轮志书,但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事物要在第二轮志书中得到充分反映,就必须不拘一格,灵活地使用其他分类方法。要以事物最显著的属性作为依据来分类,而不能只以一个标准横分门类,否则就难以反映事物的全貌。在志书的体裁运用上,志、述、记、传、图、表、录种体裁已为首轮修志所广泛采用。第二轮修志要继承,但同时还要发扬光大,要有突破,发挥各种体裁的优势,拓展表述的空间与范围。 二、“全”与“特”的关系 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横陈百科,是反映一个地方某一历史阶段内最为全面的资料性文献。作为地方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全面系统是它的基本要求。二轮修志开展以来,各地根据“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的要求进行资料征集和系统梳理,力求编修出全面反映一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同时,地方志书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它仅仅满足资料完整的底线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也就是一种差异,也就决定着各地志书的“大同小异”。这“同”乃是各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变革中的“共同点”;而“异”则是各地各自不同的人文资源、天文地理、自然状态、风气习俗等特有“特色优势”,而非他地而相同、相比、相论。对于这种地方特色,我们在编纂过程中就要开展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进行详细、具体、充分地记述。而且这种地方特色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和变异,我们在记述中要善于把握好这一“变数”,将本地鲜明的特色记叙清楚、表达完整,尽可能地避免遗漏与缺失,使地方特色成为一部志书最大的特色与“亮点”,成为一部志书可读耐读、经世致用的“可圈之点”,更可使后人了解到本地历史上的诸多优势,从而起到积极的、有用的借鉴与影响作用。 三、“好”与“快”的关系 “好”的问题实际是强调志书质量问题。质量是志书的生命,二轮修志应该把质量放在首位,这一点,已成为修志同仁的共识。要保证质量,首先要建立质量标准,一般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观点鲜明正确。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要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既要讴歌实践科学发展中全社会取得的伟大成就,又要客观适度地记录各项事业兴衰成败的过程和教训;二是体例完备严谨。要做到严守志界,横排竖写,述而不论,详略得当,生不入传,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等;三是资料翔实可靠,达到全面、系统、真实、实用的要求;四是特色鲜明,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五是语言规范严谨。其次,要建立三大机制,确保质量。一是建立以主编责任制为龙头的一系列责任机制,包括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责任,撰稿、审稿人责任制等;二是建立严格的审查验收机制,包括分志稿和整部志书的审查验收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三是建立严格的激励机制,奖罚分明,做好的要奖励,不好的要处罚。 “快”的问题强调的是速度问题,即何时完成二轮修志问题。本轮修志不能象首轮修志那样,一本志书修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本轮修志应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编纂效率,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早出书,出好书。为此,首先要制定一个好的“编纂方案”,对资料收集、长编和初稿的撰写、编辑校对、审查验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做到职责明确、环环紧扣、有序推进。其次,要加大培训和业务指导力度。由于参加本轮修志的人员大部分没有参加过首轮修志,所以,抓好二轮修志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是决定新一轮志书能否“又好又快”出版的关键所在。第三,把二轮修志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进行年度考核,严格按序时进度推进;第四,加强督查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不能因为强调“好”而没有速度,仍然十年乃至二十年谋一书;也不能强调“快”而不讲质量,导致志书出版后问题成堆。应做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 四、“修志”和“用志”的关系 修志的目的是为了用志。志书只有使用,才能发挥其社会效用,体现其价值;也只有使用,才能最终检验其质量的高低,从而推进志书质量的提高。如何使编修志书有用,更好地发挥其使用价值,是二轮修志期间要认真落实的一件大事,一项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首先要对第一轮志书使用情况作科学调查分析,在编写初期就考虑出版后的使用问题,考虑社会的需求、读者的希望和爱好,把使用真正作为修志的最终目标。其次,要建立索引等多种检索工作,发掘志书的内在信息含量,方便读者使用。第三,要扩大宣传力度、使读者广泛了解志书的内在价值,使用已经编写出版的方志,以其可靠的地情资料,为地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服务,使其成为资政的必备参考书、爱国爱乡教科书;使其成为研究历史、编写史书的必备资料,充分把方志用起来,使志书真正成为广大读者喜爱、有用的地情百科。 (陈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