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州方志 >> 方志研究 >> 内容
论 众 手 成 志
发布日期:2010-12-27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众手成志是一轮修志中的特色和经验之一,在二轮修志中将延用,并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革新,随着修志理论的发展而扬弃。本文拟围绕众手成志,针对二轮修志实践中的常见现象、多发问题,作剖析、汇总和归纳,梳理心得,提出看法,以期广求各方指正,对下一步的工作有所助益,高效推进《常州市志(1986-2010)》(以下简称续志)有关章节的编修,有效督促委办内外承担任务的同志们。

  一、众手成志是当代修志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综揽我国地方志编修的历史,政府主导、集体参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成为当代修志的主流和主导。

  现代社会专业化精细分工是众手成志的理论依据。地方志纵贯时段、横跨百科,动辄数百万字,穷个人、数人之力终难胜任,必须集体参与,分工协作,众手成志成为当代修志的基础和依靠。由地方志专职人员、方志行家里手全程一手包揽的专业修志表面上看起来与众手成志相别相对,但究其实情,收集来的资料是历史积累,具体的框架设计、问题解决、志稿验收必须听主管部门、工作部门有关领导、专家和人士的意见,脱不了集体参与、集体智慧的影响。

  《地方志工作条例》是众手成志的法理依据。地方志是一项政府文化工程,以存史、资政、育人为宗旨,是一项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为保证地方志的准确性、权威性,地方政府负有组织、审定、发布之责,地方志工作部门在地方政府领导下负责具体工作,而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当仁不让、不可推卸地担负起提供资料、参与编修、审核志稿的责任。至2006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从主体地位、组织形式、权力义务等方面,明文规定了地方政府及其下属的地方志工作机构,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地方志工作中的职责,构建和明确了众手成志的格局、流程等。

  地方志社会化大众化的需求是众手成志的现实依据。任何事业,要想创立影响、实现价值、发挥作用,社会化大众化是必由之途。地方志工作部门正可借助众手成志,来扩大工作基础;利用“众眼验志”,审核和完善纲目、志稿,提高地方志成果的影响和两个效益。把众手成志的过程,变成吸引和凝聚参与者、志愿者、爱好者、检验者,发现和培养有志于地方志编修,以及善于运用和宣传地方志工作成果的同志、同道,积累人脉,增强人气,扩大人群。《苏州市志》续志纲目在《苏州日报》、苏州地方志网站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是吸引多方参与的有力举措,扩大社会影响的有益创新,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 方志工作者在众手成志中的职责和作用

  众手成志是修志的有力依靠,但不是压力解脱。它对方志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其专业能力的考验和挑战更严格。对方志工作者而言,众手成志绝不能庸俗化为修志任务的发外加工,个人的职责绝不能简单化为布置任务、催促进度和收齐初稿,而是要做好“四者”,发挥中枢和核心作用。

  1.组织者。组织的要义是任务落实、职责到人,建好组织架构,确定程序步骤,沟通分工协作,准备好工作必需的人员和条件。在组织过程中,有三种模式比较高效,值得推荐:一是按职能把任务分解到处室,由处室安排资料收集、初稿撰写,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统稿;二是聘请熟悉情况、文字功底好的退休离岗人员,单位专人负责协调和服务;三是从高校、研究院所、地方志工作部门外聘专业人士,单位专人配合提供资料、条件等。无论哪种模式,能有效、有序推进工作的就是好模式、好方法。无论什么模式,人员上须注重并抓住三个重点:一是要有强有力的管理协调人员,一般是分管领导、办公室主任等;二是要有专业水平高的统稿人员,一般是综合管理、研究处室的资深人士;三是要有熟悉具体情况、善于研究总结、勤于收罗爬梳资料的撰稿人员,一般是多年搞总结、动态、调研等文字材料的人员。

  2.培训者。集中培训是“上大课”,以普及专业常识、明确工作要求、贯彻通用标准、讲解典型范例为主,并不能详细指导解决个案中的具体问题。各部门和单位的情况不同,各人的基础、理解和方法不同,会生发出形形色色的具体来,有的是结合自身实际、突出自身特点的落实,但更多的却是偏离总纲的因陋就简、曲解变形,必须单独辅导、具体协商,及早发现不当,以保少走弯路。

  3.督察者。督察的实质,是检查实际工作,督导履行职责,解决具体问题,确保按步实施。督察要抓两头,一头督察单位,具体掌握进度、度量成效;一头反督自己,用实践来检查前环节工作,看组织是否合理,培训是否到位,能否推进编修。对出现的问题、矛盾和困难,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调整改进,立即整改。

  4.善后者。要依靠但不能完全倚重单位。前环节走下来,并不能完全保证拿到高质量的志稿。有的可以返工,有的只能另行设法、另辟蹊径,甚至不得不自己动手修改或重撰了。基于这一点,前环节如果难度过大、无法推进,不妨退而求其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狠抓资料收集、考订和整编上来,转移到摸清具体情况、理顺框架层次上,至少要建立一个丰富的原料库,拿出一个像样的大事记,搭建一个科学的篇章结构,搞清材料的归属和联系,为自己动手奠定一个良好、可靠的基础。

  三、在众手成志中锤炼提升专业能力

  方志工作者需要长期、正规、系统的专业化训练和磨练。众手成志情况复杂,问题多样,正可为方志工作者提供学习的机会、实践的场所、研究的案例、试验的对象。方志工作者要迎难而上,锻炼提高,在众手成志的实际工作中强内功、创影响,实现“三个飞跃”。

  学习由表及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参加培训、业务讲座,学习教材、书刊文章,总结心得、撰写论文,可以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学习方法、熟悉规则,都是夯实专业基础、扩展专业学识、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步骤和有效途径。置身修志环境,投身实际工作,具体参与负责,真正动手动眼、入脑入心了,才会对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有切身的体会;经历过碰到问题不知所措、指导别人不知所云的困窘,才会带着问题重学、深钻、细想,明白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真味。

  实践由浅入深。经历过多次的反复,见识过多种疑难,才会逐渐积累认识、体会和想法,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能明白症结,对一些因果关联密切的现象能及早预见和预防,对一些规律能主动运用和依靠。工作中,也将不满足于就事认事,力图举一反三;不停步于具体实例,懂得上升到方法论,思考、摸索如何克难推进,如何把握重点,如何求得实效。经过对数十个单位修志工作的联系、研究和商议,我们尝试设计修志工作方法要点,制定通用格式的操作文本:

  通过“四看”,研究单位情况。一看《常州市志》有关章节,了解单位沿革、职能、业务等历史情况;二看单位的网站、宣传文章和信息动态等,了解近年情况,研究新变化对框架、内容的影响;三看兄弟市县志书或纲目,了解同行业处置相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四看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当前理论共识。案头工作做好了,才能有准备、有底气、有自信,在跟单位接触的时候有一个漂亮的“亮相”,营造气场,把握主动。

  通过“四讲”,指导单位工作。一讲修志的必要性、权威性、复杂性,明确修志是政府部门不能推卸的职责、不宜缺席的展示、不可轻视的课题,使单位高度重视、端正态度,切实做到人员、条件、经费、设备和计划“五到位”。二讲修志的工作方法,突出框架、资料、提炼、图表、行文五个重点,将修志理论作提纲式浓缩、程式化分解。比如图表,要求将内容重大、数据连续的部分制表,杜绝逐年机械排列的冗长文字。三讲审稿意见,从框架、概述、内容、行文、图表、字数、时限、审核、注释、保密等十大方面,以文字的形式,将草稿的问题作系统归纳、剖析解释、实例举证。特别是对草稿中暴露出来的偏离、违背修志规范的问题,要从哪里错、为什么错、怎么修改这三步,详细辨析,重点强调,反复沟通,确保说服。四讲修志工程整体进展,特别是同类、相近单位的成绩和特色,不断为单位加油鼓劲,强化其责任、荣誉和创优意识,督促其按“一稿抢,二稿磨,三稿精”的要求扎实推进、反复修改,力保质量,力创特色。

  经验由粗到精。任何现象都有其成因来由,任何事务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联系,任何工作都有其程序环节,善于对同源同根、相类相近的情况作归纳和提炼,就是形成和增长经验。比如,单位修志有一些通病:

  用总结的套路写志稿,结果把概述写成了宏观大背景、指导思想的“戴帽子”;把按类横分理解成分块展开;把提炼特色异化为展示成果。

  用总结长编、大事记的形式简化志稿,逐年罗列资料、堆砌数据,记流水账,连记事本末体的优点都未能吸收和体现;局限于资料的原始性,有一条算一条,既没有确定标准、按统一标准删剔或增补,也没有体现大、要、特、新,更没有突出和补齐开端、高法、转折和结束。

  用历年年鉴分类汇总拼凑志稿。年鉴可以是志稿的资料、线索来源之一,但不能是主体。常州年鉴编辑20年来,努力保持主体资料的稳定和连续,但还没有稳定和连续到可以直接取用、剪裁成志稿的地步。另一方面,年鉴的任务是立足当年,突出年度特色,志稿是以数十年的积累,作历史的回眸和提炼,两者取用、加工资料的角度、高度、厚度和深度,各自有不同的专业标准,区别和差异明显,不宜直接移用。

  四、 众手成志中需要把握和处理好三个关系

  思想上理清辨明了,行动上才能主动有力。在研究分析众手成志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要注意三对关系,试从思想根源、心理取向等角度,说明以上观点的理论和方法论依据。

  1.专业与普及的关系。

  一方面,方志工作者要注重并尊重“众手”的专业性。精细化分工、专业化操作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标志和必然要求。理论上,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上,修志似乎应当是方志工作者的专职和专利,但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难题:方志工作者是修志执业者,熟悉志的体例、修志的方法,但对志所表达的主体内容不会熟悉到超过专业人士,正像记者可以报导各行各业的消息,有一定的知识、理论基础,但毕竟不能取代和越过真正的专家,重要稿件常常需要专业人士把关和审核。所以,方志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只在修志形式方面,框架、提炼和定论还须依靠各行各业的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士。

  另一方面,方志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性的时候要善于运用“普及”的方法。理论宣传的最高境界是深入浅出。在众手成志中,方志工作者负有理论宣传、指导运用的职责,应当在理论实用化、通俗化上下功夫、想办法、辟途径、出新招,如将复杂的要求简炼为要义、要点;设计模块,推荐范文,使人学有目标、比有对照;对没有把握的部分,先行局部试点,反复修正、推敲后,将其做法和经验向推及全体。在政法委,我们推荐的地方志专家拟订《编纂初稿的要领步骤》,从资料的分类、排序、摘录,概述的写法,以及起草初稿步骤五个方面,简明归纳了志稿编修的要义,清楚绘制了一个流程图,我们作为入门须知推荐给有关单位;在中级法院,我们跟志稿编写组多次碰头,研究框架布局、章节内容、资料取胜、行文格式等;跟踪督察,及时发现并纠正撰稿思路和方法的偏差。在检察院,志稿由一人撰写,草稿初具形态,立即调研、总结其方法,对其他单位进行示范推荐。在司法局,对比各处室稿,选出最符合志体要求的作范文,发挥身边人身边事所特有的亲切、引人的教育效果。

  2.广泛与精干的关系。

  在修志的宏大工程中,方志工作者和“众手”不仅须互助互补,有时还不得不跑接力赛。在对接、衔接、交接的过程中,须注意双方工作的同向同质,不能卡在毛坯、半成品上进退两难。

  多见的是,“众手”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作了初步的加工,就以为可以上交了;责任编辑看见厚密的文字,就以为任务完成了。仔细察看下来,却是零散资料的罗列和堆积,完全没有达到合格志稿的标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形势变化变快、更新周期变短,单位、人员变动快,工作主题、职责、资料、数据不连续,变数大、难度大;二是深度把握志体难,资料收集不力、分类不清;三是惯性思维强,总结、大事记、宣传和调研报告的套路痕迹明显;四是不擅熔炼资料,满足于将就手的资料分类罗列,历史发展的起止、脉络、节点、成果和特点没有梳理出来和表述明白。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引起警惕。有的单位积极性高,按部门志的规格部署和开展了修志工作;有的单位图省事,将现成的部门志、长期总结拿来充作志稿,给修志出了考题。常写文章的人都知道,框架、体例、篇幅对内容取舍的影响往往不是繁简之别,而是重新取材、另法熔炼。如果仅仅是删除章节、冗文,方志工作者代劳还比较有把握,如果要改写、缩写,恐有闭门造车、脱离实情之虞。如市环保局从常州大学聘请了一位教师,该教师历时半年多,仅档案馆资料就查阅、拍摄了近万张照片,草成志稿20万字。草稿发挥了教师特有的知识性、条理性、逻辑性、说理性强的优势,门类齐全,资料翔实,行文严谨,但不合志稿要求,更像教科书。我们以理服人,该教师答应再奋战三个月,进行改写和补充。

  对单位上交来的量多质次、失于芜杂的志稿,一定要善于鉴别,要么要求返工,要么自己重写,才能确保取得规范成熟的志稿。

  3.规范与特色的关系。

  各单位志稿不一而足,现状多样。比如综(概)述,有的概括行业近25年宏观发展,有的介绍机构、职能变化,有的展示业绩、成果,有的交待章节关系,还有的是总结报告常见的套话大话;图表,有的是业绩,有的是机构队伍,大多没有数据口径、选用标准、处理方法、特殊情况等的说明,而没有说明的图表,其科学价值是大打折扣甚至是遭人质疑和诟病的。还有荣誉、人物、典型、问题、失误等,更是有的提有的不提,有的这么说有的那么评。

  这无疑是个难题。一是对是否要强调标准化,整体如何平衡,细节怎样完善,志界看法不一;二是实际操作中难度极大,势必要对主编、统稿,乃至责编、作者都提出繁琐的要求;三是因主观客观的原因,套用标准模式、达成理想化效果的成效很难保证。

  但是,这又是个影响志书质量和价值的重要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设法应对和解决。毕竟志是一种独立的门类,有固定、成熟的体例、文风等,标准、格式、要素、行文等须遵从特定的要求。作为一部志书,框架、标题、概述、行文、图表等,需要相对统一、整齐划一,不能过于迁就,将突出特色降格为五花八门、随心所欲。

  众手成志,是一个理念碰撞、方法互证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过程,是一个群策群力、共襄盛举的过程。我们应以的开放心态、积极的姿态和灵活的形态,充分激发、调动和运用各方的创造力,使众手成志在二轮修志中迸发更大的活力,展现更大的威力!

(叶英姿)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hangzhoushizhi@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