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指导党史研究工作 〔2004年常州市中共党史学会学术年会〕 何永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六大的灵魂,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各级党史工作部门作为同级党委直属的研究机构和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机构,肩负着双重的历史重任,在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据时代要求确立党史研究的正确取向,运用时代眼光审视党的全部历史,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上,总结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历史经验,运用创新思维深刻揭示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努力使历史经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为党委和政府正在进行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提供重要借鉴,是值得我们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深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史研究工作,关键在于提高对党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史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史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具体体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对学习、研究党的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作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提出过很高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世纪之交还专门写信给中央党史研究室,指出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资政育人,对党史工作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任务要求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新世纪初,胡锦涛总书记对党史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提出党史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三个服务”。曾庆红同志也提出党史工作要“更好地担负起资政育人的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服好务,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服好务”。中央领导同志这些重要的论述和指示,既给党史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任务、新课题,也为新世纪党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党史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检验标准,为党史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史研究工作要适应“三个代表”的要求,就应该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党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党史工作有利于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党在80多年奋斗历程中,既有解放和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光辉实践和丰富经验,又有因种种原因制约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惨痛教训。认真总结、宣传、借鉴党在发展生产力道路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利于人民群众从中提高对发展生产力的认识,从而排除干扰和阻力,进一步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担负起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使命。在人民群众中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所形成和进一步巩固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更是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可见,党史工作能够为构成生产力三大要素之一的劳动者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利因素。 其次,加强党史工作有利于推动先进文化的繁荣。大力推进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其中一条不容忽视的途径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党史教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宝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无私无畏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及前进道路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具有多方面的资政育人的作用。近年来,党的诞生地嘉兴,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圣地延安、遵义、西柏坡等地都成为旅游热点;党的领导人、革命战争、重要革命历史事件等成了电影、电视剧拍摄的热门题材。这表明,党史所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实践也已充分证明,党史在资政育人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加强党史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党史的丰厚资源资政育人,是抵制腐朽文化侵蚀,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向往先进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巨大热情的有效途径。 再次,加强党史工作是实现和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加强党史工作,通过党史宣传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解决好认识和态度问题,从而更加自觉地做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已成为党史工作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受住各种艰苦和挫折、诱惑和腐蚀的考验,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努力提高执政能力,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好“三个代表”职责的根本思想保证。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党史教育。比如,不了解长征,就不懂得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什么是党不断走向胜利的力量之源;不了解“三大战役”,就难以体会“民心向背”的真正含义;不懂得焦裕禄、郑培民,就不知道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见,党史宣传教育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观点,密切党民关系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和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修课。 二、以“三个代表”指导党史研究工作,重点在于做好为现实服务的文章 回顾党的历史,每当历史发展到重要时刻,每当我们党担负起新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时候,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党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都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通过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完成的,都极大地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史研究工作为现实服务是党史工作的传统之一。 党史研究工作为现实服务,必须确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思路。笔者以为,新时期党史工作的思路就是要坚持“两个根本”,做好“三个服务”,树立“四个意识”,发挥“三大作用”。“两个根本”,就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方针,以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三个服务”,即更好地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为培养“四有”新人服务;“四个意识”,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三大作用”,即党史工作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发挥好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宏观决策的资政作用,凝聚人心的教育作用。当前,全国上下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国有企业改制全面深入地展开,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是关系到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阶段。所以,在这个重要挑战和发展机遇同时并存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党史工作者一定要振奋精神,理清思路,总结以往为现实服务的经验教训,“在开拓创新、力求实效上狠下工夫”,使党史研究工作为现实服务出现大手笔、大作为。 党史研究工作为现实服务,就要开阔视野,拓宽领域,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展开研究。要主动为党委和政府提供资政服务,为广大群众的社会实践提供借鉴启迪。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大对重大现实课题的研究力度,突出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抓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党建重点,不断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服务新实践。近年来,常州市党史部门每年都要确定一至两个资政意义较大的重点研究课题,组成课题组,协力攻关,形成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研究成果,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同时,挖掘该市丰富的党史资源,抓住机遇,找准路子,开发党史文化产品,培育壮大党史文化产业。从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党史研究工作为现实服务,就要提倡和鼓励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建立和优化创新的工作氛围。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史工作生机和活力之所在。党史工作者在长期工作中,容易形成一些固有的思维定势和见解;党史研究中常常出现一般化、表面化,研究成果缺乏深度、新意,等等。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创新精神。在党史研究中贯穿创新精神,就必须对党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党史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党史资料征集的范围和途径,党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乃至党史部门的工作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要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进行探索和创新。要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决摒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三、以“三个代表”指导党史研究工作,根本在于加强党史队伍建设 能否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史工作队伍,是我们党史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因素。加强党史队伍建设,一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同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对党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党史业务知识和其他方面知识结合起来,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党史工作中去,争做学习“三个代表”的模范。二要跳出党史看党史,自觉地增强大局意识。要把党史工作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工作大局中来认识和运作,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使党史工作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建设服务。三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用党的伟大成就鼓舞人,用党的成功经验教育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四要坚决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健全机构、稳定队伍、充实力量、提高素质”的要求。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党史工作者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弘扬敬业爱岗、淡泊名利、清廉修史、拼搏奉献的精神,为党史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加强党史队伍建设,还必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创新是党史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史研究工作很重要的是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动力机制和工作环境。一是党史研究内部动力机制。即党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搞好党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加强治史的德、才、学、识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建设一支创新型党史干部队伍;同时,要引入优胜劣汰、公平竞争、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保持党史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建立党史研究的外部动力机制。政府应设立党史研究专项基金,社会各界要关心支持党史研究,使党史研究的创新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要按照上级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加快党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专业干部聘用制,抓紧培养中青年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建立健全优秀成果奖励制度。特别要下决心引进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解决党史研究中存在的“青黄不接”的问题,适应新世纪党史事业发展的需要。 加强党史队伍建设,还必须造就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党史研究工作队伍。党史研究能否在“三个代表”的伟大实践中保持旺盛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一支朝气蓬勃、富有创新能力的党史工作队伍。党史研究既然是一门科学和专业,就要求党史工作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与水平,单凭主观愿望和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造就一支富有创新能力党史研究工作队伍,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要通过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在职学习与离岗培训结合、岗位锻炼与环境磨练结合、党性教育与管理监督结合的方法,努力培养和强化党史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开展创造性研究活动,运用历史的、阶级的观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塑造党史工作者开放型的人格特征,以“三个代表”的要求解决党史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使创新一以贯之,不致于半途而废;培养党史工作者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乐于接受新事物,乐于实践,巧妙运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灵活机动地打开工作的新局面;要求党史工作者建立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增强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决心和能力。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党史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史研究工作,我们的党史工作就能在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培育“四有”新人服务方面跃上新的平台,在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