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龙城影像 >> 图说常州 >> 内容
砥砺奋进四十载 逐梦龙城尽芳华
发布日期:2019-01-25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多角度、全景式地铺开常州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画卷,我们发现,常州始终以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和创新实践,破解发展之羁,谋阙超越之局,宽纾民生之困,常领时代之先,“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工业明星城市”“‘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等是其不凡历程的密匝注脚。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2018年以来,常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常州精神,提出将“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抓手和奋斗指向,以继往开来、驰而不息的信念,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奋力谱写龙城发展的壮丽篇章。

40年来,常州奋辑争先、开拓进取,乘着改革开放浩荡东风,发展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数字或许是抽象的,但却是衡量常州经济发展最明了的尺度。据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7.57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6618.42亿元,增长376倍;人均GDP从1978年的605元攀升至2017年的14万元,排名位列全国第八,增长233倍;全市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6.21亿元猛增至2017年的873.61亿元,增长140倍。40年来,常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提质增效,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常州素以工业重镇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经济版图之上。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制造业自然功不可没。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张,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33亿元,1986年首次跨上百亿元台阶,之后用15年时间实现了产值规模从百亿元级向千亿元级的突破,此后又用12年时间实现产值规模超万亿元的历史性跨越。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494.1亿元,较1978年增长347倍,年均增速达16.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902亿元,同比增长15.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6.6%。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以规模特色效益为标志的新型农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体系正逐步壮大。紧贴时代脉搏,常州秉持由“量”向“质”跃升,着力探索工业结构调整的生动实践,加快推动“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的转变。

城乡建设面貌展现新英姿。产业体系的重构升级,推动着城市功能、区域环境、城乡面貌等优化提升。在先后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下,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形成了“北抵长江、南连太湖”一体两冀的城市格局。抢抓全省唯一的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机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城市承载力大幅提升。着眼基础设施拉动,全面补齐发展支撑短板,2017年,全市公路网总里程达到9200公里,奔牛国际机场通航境内外城市达27个,常州港成为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园林绿地面积达11522公顷,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城市生态功能稳步提升。突出城市化带动,推动新城崛起与乡村发展互促共进,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入全新阶段,城镇化率达71.8%。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首批“两区十点”核心区都已基本建成。

民生福祉改善标注新高度。无论是对城市功能的完善,抑或是对城市品味的提升,常州始终把根本点放在“人”之上,常州始终坚信,人民是改革开放这道时代命题最有权威的“阅卷人”。4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03元增长至2017年的25835元,增长250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889元增至2017年的49955元,增长55倍。40年来,民生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一个数据足以说明这点,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接近80%,达到422.59亿元。40年来,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正在龙城大地上演绎生动图景。

40年来,常州砥砺前行、赓续过往,弄潮于改革开放实践,收获的经验启示弥足珍贵。

常州是率先发展的探路者,开创了许许多多项工业第一。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大门刚一开启,常州人就率先以思想大解放推进发展大提速,积极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到1983年,全市10多家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乃至首位,15个产品国内只有常州独家生产,13个产品产量排全国第一,灯芯绒、手扶拖拉机、化纤、收音机、玻璃钢、自行车、照相机等十“龙”齐舞的企业群奠定了常州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财政收入在当时的地级市中可谓是佼佼者,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频频来常州视察。1984年中央对常州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给予充分肯定,称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第一个崛起的工业新城”。

常州是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参与造就了全国闻名的“苏南模式”。常州人抓住改革开放国家战略调整带来的历史机遇,在公有制的大旗下,开始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之路。1979年秋,常州市民高钧领到了全省首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后又成为改革开放后全省首位私企老板。80年代,又大力发展街办企业、乡镇企业,与兄弟城市一道,创造了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并迅速转型为工业主导强市,赢得“工业明星城市”的美誉。特别是1987年,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后,常州的经济发展更加迅猛。90年代,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又及时抢抓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机遇,冲破姓“社”姓“资”束缚,兴起了新一轮创业兴业、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经济的热潮。2018年,中天钢铁、亚邦集团、天合光能等9家公司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常州是改革创新的引领者,演绎了永争一流的奋斗传奇。凭借常州人民勇毅坚韧、开拓创新、争先率先、克难奋进的精神气质,常州这座“改革明星城市”的内在基因被不断激发。早在1982年,常州被国务院确定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90年,敏锐意识到浦东开发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果断决策接轨上海,探索并建立了常州乃至全省首个开发区雏形——780亩地的城北工业村,并于1992年跻身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1999年以来,凭着敏锐的市场意识和领先的城市经营理念,旅游资源并不丰富的常州无中生有打造了中华恐龙园等主题乐园,为我们现如今提出塑造高质量的旅游明星城市奠定了基础。西太湖科技园在石墨烯领域创造了10项全球第一,电子商务等新业态集聚发展。武进区农村“三块地”改革,也是常州人主动作为、奋进争先获得中央授权试点的成果,初步为全国农村土地改革趟出了新路子,在近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关于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情况的总结报告中被点名肯定。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中,探索形成的“五联合一简化”联审联办机制,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批示肯定。

40年砥砺前行,40年探索实践,常州改革开放的不凡历程,为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这就是:

——党的领导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40年来,常州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党的领导与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改革开放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健推进。

——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基础。40年来,常州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立足自身发展的现实基础,根据不同阶段的形势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推进思想解放,以非凡的胆识和勇气,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胆突破条条框框束缚,营造了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抢抓机遇是推进改革开放重要法宝。40年来,常州广大干部群众面对一系列重大变革风口,能够坚持把握趋势、科学谋划、果断决策,从而抓住了一次又一次发展机遇,赢得了一次又一次发展主动。特别是扎实有序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承担的100多项中央和省级改革试点,将改革试点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践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尝到了改革甜头、释放了机遇红利。

——勇争一流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动力。40年来,常州广大干部群众凭借勇毅坚韧、开拓创新、争先率先、克难奋进的精神气质,不断激发改革创新的内在基因,尊重和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经济社会发展既比速度更比质量,既比活力更比潜力,创造了许多的全省全国第一、许多的全省全国唯一。

——接续奋斗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40年来,常州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目标、持之以恒,以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成就了改革开放之路上的一个个精品力作。

——造福人民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立场。40年来,常州各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人民作为最大的依靠,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从而使改革开放事业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改革开放道路越走越宽广。

面向未来,常州凝心聚力、乘势而上,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新时代的集结号催人奋进。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重在开辟未来。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光辉,为常州提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而迈上新的时代阶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无疑还是改革开放这个“动力之源”“必要之路”。

——积极弘扬新时代常州精神。涵育城市精神气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新时代常州精神与“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的市民精神相结合,深入挖掘季子文化、阳湖文化、常州三杰、新四军“铁军”革命精神等优秀文化基因,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和时代新风。彰显市民文明新风,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礼仪,加快推进《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积极培育、挖掘、选树先进道德典型;涵养全域文明风尚,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抓好溧阳市全国试点,全域范围试点建设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挥城市文明对农村新风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打响特色文明品牌,促进道德讲堂内涵深化和传播创新,继续办好“文化100”“文化点亮生活”等活动,积极构建文化惠民“常州模式”,着力打造一批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特色文明新品牌。

——攻坚推进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积极对接世界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不断提升常州城市国际化水平。主动对接好“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常州企业“走出去”步伐,打造与沿线区域合作的贸易流、产业带、联通网和人文圈。加强开发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升2个国家级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省级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加快中以、中德、中瑞等合作园区发展,推动苏澳园区取得新进展。更大力度推进专题园区建设,提升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检验检测产业园、海峡两岸健康产业合作示范区等功能园区发展水平。围绕省明确的13个先进制造集群,聚焦全市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集中度高、协同性好、资源要素高度聚集的特色园区,吸引龙头企业加快向园区聚集。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助力江苏省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轴崛起”战略。

——着力种好人民满意的幸福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加快建设精美常州,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夯实富民增收基础,完善和落实创业就业政策,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尤其是经营性收入显著提升;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综合医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健康常州”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着力塑造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按照“产业自主可控、两化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强劲、人才支撑有力”的高要求,进一步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夯实优势。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连续以“重大项目年”为主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推进新一轮十大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开展“科技长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教城“创新之核”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把常州建成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大力实施“龙城英才计划”,推动人才工作转型升级,强化“双轮驱动”,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支撑体系。坚持打造产业高地与人才高地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方向,引进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化能力的领军型创新人才。实施工业和能源互联网计划,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目标,深入推进“制造+智能”“制造+服务”,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着力塑造高质量的旅游明星城市。坚持“全景化、全空间、全覆盖”发展理念,充分挖掘传承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双向融合“旅游+”与“+旅游”。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加强对常州文脉的挖掘梳理、串珠成链,促进常州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高质量的文旅融合创新区。瞄准建设国内一流的主题公园之都目标,坚持创新创意,突出特色亮点,强化主题公园集群优势,推动主题公园错位化、联动化、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历史城区“双修”,完善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系统优化整合历史遗存、乡土民俗、自然风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加快花园城市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鲜明独特稳定的旅游主题标识,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大智慧旅游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加快构建体系完善、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营造城旅一体、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旅游环境。

——着力塑造高质量的管理明星城市。扎实推进一批各领域的管理改革和治理创新项目,引领城市品质和管理效率双提升。提升政务管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行政效能革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和竞争力指标领先国内同类城市水平。提升城市管理,在每个辖市区打造若干个示范区,使之成为探索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风向标,建立完善“区负责、街道实施、社区自治”的城市综合管理责任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打造全要素、全市域、智能化、大联动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深化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公共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维护等工作水平,牢牢守住社会安全稳定底线。提升企业管理,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提升,加快国有资本向战略性、基础性和民生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激活民营企业内生动力,打造更多百年企业、长青基业。

大道直行,其命维新。40年激荡,改革把舵,开放作桨,方得风帆常扬。面向未来,我们将永葆初心,砥砺奋进,坚定不移乘改革开放的浩荡风,破转型升级的万里浪,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中共常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资料来源:《龙城春秋》2018年第4期

 
Copyright By www.lcc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z_dszl@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