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族系
 
 
在常族系
 

    唐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按人口计算,常州唐姓居全市第31 位,目前有1.51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74%。全国有唐姓人口78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5%,位列第26。当代唐姓属我国西南地区大姓,尤以川、湘、黔三省密度最高。

    唐姓起源有三:一出自帝尧后裔,尧之子丹朱封为唐侯(河北唐县),子孙以国为姓。二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山西翼城),子孙以邑为姓;三是他族改姓,如汉代南蛮族、三国时羌人、清代唐佳氏等改唐姓。唐姓望出晋昌郡、鲁郡、北海郡等,堂号以“晋阳”、“北海”为最著名。

    常州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唐姓人士,是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任常州刺史的唐彦随。在他的任内,修建了常州最早的城垣内子城,即府治(今健身路以西)所在地,并建了谯楼、府治门楼、厅堂、军资粮库等。唐璘,字伯玉,古田人,宋绍定年间(1228一1233)任晋陵知县,后升常州通判、代知州事。此两位唐姓官员有无后裔留于常,已不可考。

    世居常州的唐姓大族,从现有的谱牒资料能查找的迁常始祖,是宋末元初的高邮人唐华甫,常州唐姓著名人士唐顺之、唐执玉、唐驼、唐骏等均是其后裔。据明代唐鹤征(顺之子)撰《唐氏族谱序》载:“祖讳华甫,为高邮人,仕宋为翰林院检讨。其姑适于武进白鹤溪夏家,检讨公渡江依其姑居焉,遂为武进人。”华甫依居姑妈夏家,其地名称“白鹤溪垂虹里,距滆仅里许”,据考证,其地即今武进厚余大桥垂虹村。华甫生二子,长子汝文,次子汝章。后世分为二派,遂有东唐、西唐之分。而汝章之子俊民,明初举人,官河南光州知州,因事“谪戍燕山卫,后世子孙重返原籍,蕃衍于西郭,称西唐”。原来唐俊民获罪上司,被谪贬北疆,子孙亦随往,至曾孙辈才从北疆重返原籍常州西郊,蕃衍至今,其艰辛历程以及依恋故土之情令人扼腕。

    东西二唐,居常州至今已770余年,后世子孙散居常州城乡以及他县者众多,现将其主要支派列于下:唐姓迁常至第五世(唐荆川之祖父辈) 已有族兄弟27 人。其后世子孙在郡城聚居地主要有青果巷、白云溪唐家湾、西门锁桥湾、蓖箕巷、东下塘、千秋坊等地。其中第五世孙世宗(荆川伯祖父),字永忠,明正统年间(1445年前后)迁居溧阳城西郭古黉里。其后裔又分居溧阳城乡,主要有第七世孙璞山迁戴埠;第八世孙清贻自戴埠迁山口村;第九世孙希元自古黉里迁清安乡下唐家村,希隆迁竹田桥(今城南乡三和村),希近迁马耳塘;第十一世孙一衢居漂城,筠山迁居仙人山南麓田撮廞,燕桥迁居贝桥(今清安贝桥村);第十二世孙克明居上唐家村,燕翼居东门马垫;第十三世孙邦政居唐下村;第十四世孙锡观迁居长巷里(今城南长阳村)。另有第十六世孙济川在乾隆间自常州城内迁居溧阳东门何家桥西塘圩,济元迁居东门大圩里。唐姓迁溧阳至今已达560余年,至今已衍至第二十四世,溧阳历史上许多唐姓名人大都出自此族。

    另据《毗陵唐氏家谱》(慎修堂)记载,该谱谱主唐效尊,是迁常第九世孙,系唐顺之三弟立之之孙。于明万历年间(1580年前后)自郡城迁居城南大墩(今鸣凰大墩村),其后世子孙又分居10余村。其长子唐蔺居鸣凰,次子唐兰居凤墅(今南夏墅凤墅桥),三子唐闺居花寺(今属湖塘)。第十三世孙尧宰、尧杰迁居后桥唐家村(今湖塘湾里),尧辅迁丫河(今属牛塘)。第十五世孙士英于顺治间自花墅迁上垫(今马杭上店),济仕迁巢墅,济世迁丁堰。第十六世孙瑞林自凤墅迁居杨树园,有熹居墩头下(今属南夏墅)。

    自常州城内迁居到周边乡村的有:第十一世孙中有衷遂于明崇祯年间迁居北庄墅,衷泓迁居青墩头(今薛家青墩村)。第十五世孙中炳盛在清初迁居郡西窑沟(今新闸西唐家村),于禄在雍正年间(1730年前后)迁居郡北德泽乡老人桥(今三井前桥唐家村),富庆迁居郡西沙江桥(今新闸永丰唐家塘),会正在乾隆年间迁郡北薛家桥(今薛家北巷村),天来迁居官渎里。第十六世孙士全迁居陈家巷,元梅迁居跳板头(今新闸西),圣高迁新闸北唐家村,唐囗迁瞿家巷(今属戴溪)。

    据《武进唐氏家谱》(绳豸堂)载,此族系迁常第五世孙世良(荆川伯祖父)之孙永泰(兄永贞迁居宜兴),于明正德年间(1520年前后)自城内迁居通江乡孟渎富庄里(今属孟城镇)。其后世中有第十六世德良于明末迁祝姬庙、仁厚里,德广迁居河庄,德普于顺治间迁罗桥,德峻迁北省庄(今属西夏墅),德源迁闸头,德先迁居小河街。第十七世国渊迁皂角树下(今汤庄健康村皂角树村),国魁迁西塘家村。第二十一世正茂于乾隆间迁居洛州上村,正顺居七角墅村,正绪迁邵家坝唐家边村(今属魏村),礼祖迁居耿家埭,礼武迁居周家村,礼海迁居石桥东巷(今属小河)。

    另有原居城内的西唐一族中,有第十一世孙志道在明末迁居无锡南门,宇濂居无锡东门,履纯居无锡黄泥囗。第十三世景山迁居无锡惠山南麓。第十五世瑞安居无锡欢喜巷。第十六世德华在乾隆年间迁无锡西门,培源迁居宜兴张渚石牛岗,于源居张渚后潘村。

    唐姓一族,古今名人辈出,为常州的人文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历代科举中,常州唐姓有1名传胪、5名会魁、4名经魁、5名武魁、10名进士、38 名举人。其中许多人入仕为官,知府、侍郎、尚书一级的职官多名,有的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医学家、文学家和书画家。现代唐姓人士中,出现了许多科学家、医学家、建筑学家、企业家。

    唐复,字仲享,为唐姓迁常第四世,明洪武八年(1375)举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初授余姚知县,调湖广零陵、滇越交趾(今越南)令,宣德五年任乐平知府,每到一地任职,均能扶贫济弱,革除积弊,荐拔贤才,裁汰冗员,郡县大治。府志、县志有其本传。唐世良,字用彰,唐复侄,荆川伯祖父。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授江西监察御史,奉旨纂修《闽浙二省实录》,拜兵部给事中,升福建布政使,以疾卒于任。他学知渊博,公余则以吟咏自娱,著有《颐庵集》20 卷。唐珤,字国秀,荆川父,明正德五年举人,历任信阳知州、南京户部郎中、永州知府等职。为官公平正直,颇多惠政,居官数十年,家产无所增益。著《历代志略》、《永州集》等。唐顺之,字应修,号荆川,明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授兵部主事,后为司谏。嘉靖三十二年,因东南倭患,起为南京兵部主事,亲自督师邀击倭寇于海外三沙,又败倭寇于沿海数县,以功升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因久居海上,足腹尽肿,力疾赴战,途中卒于泰州舟中,年54 岁。他平生于文学、天文、地理、乐律、兵法、数学、书法无不精通,学识渊博,“唐宋八大家”之说,盖始于他。其文为“嘉靖三大家”之一。著有《荆川集》、《武编》、《文编》等26种440余卷。唐鹤征,字元卿,号凝庵,荆川子。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礼部主事,后迁为工部郎中,告免归乡后,讲学无锡东林书院,秉性耿介,疾恶如仇,学识渊博,精于鉴赏。晚岁主纂《万历常州府志》20卷、《万历武进县志》8卷等著作14种。唐执玉,号蓟门,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历官德清知县、工部主事,户部给事中,大理寺少卿、礼部左侍郎、兵部、刑部尚书,两次署直隶总督,卒于任所。性刚毅,执法不阿,革除积弊,政绩斐然,深得雍正帝信任,《清史》有传。著《畿道通志》120卷等多种。唐驼(1871一1938),字孜权,幼孤家贫,童年即致力楷书,寒暑不辍,以习字过勤,右背隆起,因弃其名,改名为驼,自号曲人,晚清民国间著名书法家。长期在中华书局任职,兼卖字为副业。书法宗欧柳,以擅写市招、联额名于世,曾将卖字所得在城西锁桥湾建唐孝子祠(后名暂园)和安邦小学。平生喜种兰,著《兰蕙小史》3卷。

    现代常州唐姓人士中,多科技界、医学界、管理界精英:唐武,城区白云渡人,南开大学毕业,上海激光所研究员,其首创的“计算光楔法”已得到广泛利用,我国著名激光专家。唐辰龙,丁堰人,中山临床医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肿瘤研究,编著我国第一本肝癌专著《原发性肝癌》,著名肝癌研究专家。唐念慈,城区锁桥湾人,东南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力学专家、建筑学家,曾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唐骏,城区人,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微软全球第五个技术中心— 微软大中国区技术中心总经理。唐济楫,武进人,上海交大数学系主任,数学家。

    历代唐姓人士为常州留下的人文景观有:唐荆川墓,这一带现已扩大为荆川公园,园内有一泻桥,唐荆川墓前有石羊、石马、石翁仲等,墓碑为清李庆来书写,原有“陈渡草堂”为荆川读书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荆川故居,在青果巷,原有八桂、贞和等八堂,合称“唐氏八宅”,内有石刻多块,建于明万历之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氏宗祠楠木厅,在青果巷,为明末清初建筑,有明式楠木厅三间,壁间嵌元代倪瓒等书条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唐姓有关的地名,城区白云溪、唐家湾(荆川高祖唐诚建,在原白云溪迥湾处)、荆川路、陈渡桥。新闸周围有3个唐家村,魏村有唐家边,安家有唐薛家塘,以唐为首字的地名有56处。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