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族系
 
 
在常族系
 

    常州朱姓是吴郡朱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汉代,常州即有朱姓居住。2000多年来,朱姓在江南,特别是江浙及皖南地区,繁衍成巨族。目前常州有朱姓6.1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1%,居第10位。全国有朱姓151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 .3%,位列第14。

    朱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起源主要有三:一是为上古虞舜时大臣朱虎之后,得姓历史有5000年;二是春秋时周武王封高阳氏之裔挟于邾国(今山东费县、邹县、滕县地),战国时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为姓,至今已有3000余年之久;三是外族改姓,如北魏时可朱浑氏定居中原

    后合族改姓朱等。朱姓望出吴郡、沛郡、河南郡、凤阳县等。

    三国时孙权在江东建立吴国,离不开吴中大族顾、陆、张、朱的拥戴支持。其中吴郡朱姓,汉初原居沛郡,南渡居吴,为吴中著名姓氏。其中,朱治(156一224)为吴安国大将军,初助孙坚、孙策父子定江东,又扶持孙权立业称帝;朱桓(17一238),东吴大将,领青州牧,封新城亭侯。以勇武名世,平定山越,败曹仁大军,为孙吴政权立下盖世大功。

    早在晋代,晋陵人朱凤在太兴年间(318一321),由秘书监荐为著作佐郎,后擢升为中书郎,《晋书》10卷为其编纂。自宋元以后,有大批朱姓迁入常州。其中有多支源自徽郡婺州(今江西婺源)。据《毗陵兰东朱氏宗谱》(宗正堂)载,远祖为唐代大历九年灵州别驾朱介,后入籍婺州,朱介第十二世孙为宋代大学者朱熹。熹九世孙朱思缄,在元代至正间,先为广东宾安县训导,后转任武进县教谕,卒于官署。元末因战乱,不能归葬故乡,其子买郡南茶山路乌氏之田葬父,二子遂入籍常州。长子朱慈居城内。其第五子朱璿迁居郡东阳湖丰西乡高墅桥(今属青龙乡)。朱慈曾孙朱云一迁居南符墅(今属运村)。次子朱荣迁居郡城东门外孝仁乡王庄头村(今郑陆胡庄村)。后裔中有五世孙士吉迁居青山门外葫芦湾(今西上园)。士选迁西门外西仓桥。士达迁小南门教场巷(今弋桥东)。士祯迁城内周线巷。十一世孙耀棠迁东门东仓桥下塘,耀庆迁政成桥西强家弄.启林迁南河沿普济桥。

    世居青山门外臧家桥、朱家村(今属龙虎塘)的朱姓(毗陵紫阳堂朱氏)的始迁祖朱积年,为宋朱熹五世孙朱槐后裔。朱槐生于南宋宁宗十二年,官湖州提领总管。其孙朱贞之任山东提刑使,定居润州之东围里(今丹徒儒里)。贞之三世孙积年、积昌在明正统年间(1445年前后)自儒里迁常州。积年居循理乡臧家桥,积昌居阳湖丰西乡十里庵(今青龙桐家村),至今已有600余年,传二十六世。

    另据《毗陵灵台朱氏宗谱)(诒善堂)载,先世居婺源,有十四世孙朱鸿启于明洪武二年(1369)自苏州寒山寺侧大板桥徙居常州城南滆东灵台(今属寨桥)。后世中第五世孙朱祜复迁郡西白衣庵(今清谭路底的警校内),今永红乡荆川村朱姓为其后。朱逊迁淹城。十世孙朱腾麟迁郡城西仓桥朱家村(今勤业朱家村)。另一支“毗陵灵台彝伦堂朱氏”,却是从福建建阳迁来。朱熹三子朱在七世孙朱泰武,在元代迁居滆湖之东,“世以耕读为业,灵台地滨西诵,形家以为奥区,故居其间者,家絃诵而户诗书,如古邹鲁之国也。”后世分迁灵台墙门村、横沙湾、西施荡、聚龙桥、漕桥、长字坂、圩里王家、宜兴归美桥、黄渎港等12支派据《毗陵颜塘遗直堂朱氏》载,先世居婺州,始迁祖朱肇先,字辉业,号爱溪。明万历年间与常州晋陵宰陈公有旧交,聘其来常,而至常时陈公已迁职他去,遂侨寓城西大王庙,设馆教读,晚年欲卜居城西颜塘桥地,筑室未果而卒,“临终嘱其子曰城市喧嚣,颜塘虽一丘一壑,其风土人情可居也,其子奉公卜宅兆焉。”其地即今薛家后萧,北童子河、小横河穿境而过,今颜塘古桥尚存。其后世子孙分迁各地。主要有四世孙尔寿居鹤溪村(明代地名,今已不存),其地在今薛家大兴桥街、朱家塘、新桥大坝头等村。尔禄居小庄村,尔德居颜塘桥村,尔和和尔穆居新沟村(今薛家后萧的新沟村),尔祥居朝东村(今薛家后萧朝东村),尔成居舍头村(今薛家王下村、舍头村)。九世孙守文居郡城西门米市河,义臣居曹园里(今属西夏墅),宗臣居常将营(今属九里),守定居奔牛街及朱河桥,守君居江阴黄土墙村。十世孙增禄居三板桥(今属吕墅)。

    另据《武进大圩里朱氏宗谱》(奉训堂)载,始迁祖为朱熹三子朱在裔孙朱明,因其叔父朱修之任常州教授,于明洪武初年(1380年前后)自长沙迁居郡城青果巷。其次子天祥,郡庠生,高才博学,好结四方之友,晚年徙居青山门外大圩里(因其父葬于村西大湾浜东首),其地即今万福桥万福花园北首大好村(今属红梅乡胜利村)。后世中,子孙迁居城乡多处,其中第六世孙朱应观居城北德泽乡塘桥朱家湾(今三井塘桥村)。台湾爱国人士,黄埔军校八期生、抗战时国民党军队师长(后任军长、作战部次长等职)的朱元琮先生即为塘桥支第十七世孙。元琮先生关心家乡,已90高龄仍在组织台湾友人多次访问常州、宣传常州,出资续修了《常州大圩里朱氏塘桥支谱》,以不忘桑梓之情。

    另据《毗陵长沟朱氏宗谱》(紫阳堂藏版)载,此族朱氏迁自丹徒苦竹。据宗谱卷一《先世源流考》载:“吾族本王姓,世居徽州祁门苦竹港,南宋时迁居镇江下湖里苦竹村,明初时中伍公赘居常州朱氏,因易姓。”谱载丹徒始迁祖王六一公,南宋隆兴元年(1163)由祁门苦竹迁丹徒下湖里,也名居地为苦竹,意谓不忘故土。传十二世,至明初有王中伍,始赘居于常州青山门外长沟村(今新北区三井乡长沟村),后世易王姓为朱姓,迁常至今已620余年,后世已繁衍至二十四世。除世居长沟村外,迁居地主要有:常州城内北直街支、千秋坊支、平易坊支、三牌楼支、娑罗巷支、城北朱巷村支、大田庙支、朱河湾支、丁家跳支、芙蓉圩田都里支、江阴离了庄村支、石溪河墅田村支等。民国初年众议员朱稚竹即出该族长沟村支。

    常州历代朱姓人士中,人才济济:朱显,字懋阳,少好学,博览群书,有异才,不求仕途,明永乐时侍读学士王达作梅花诗100首,一夕而成,朱昱追和之,晨起濡墨疾书,顷刻而成百首,传为艺林佳话。其著有《重修毗陵志》40卷、《重修三原志》16卷及《梅花百律》等。朱仪训,字雪塍,清进士,官至山西御史,著《工部纂修则例》100卷、《时敏堂诗钞》等。朱稚竹,名溥恩,三井长沟村人,清末秀才。光绪末创办乔荫两等小学堂,宣统时任常州府中学堂庶务长。辛亥革命中秘密结社,联络筹资。常州光复后任民政长、县农会会长。民国初选为众议员,因拒绝曹锟贿选总统而辞职回乡。后随孙中山南下广州。国共分裂后见国事不可为,居乡筹资协办万盛、厚生铁厂、大来面粉厂、轮船局、电气公司,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支持工商业发展。1959年逝世。朱绍良,清末选送日本学习军事,加人同盟会,归国参加武昌起义。后人黔军任团长、师长、重庆警备司令,北伐时任师参谋长,后任江西绥靖主任,甘肃省主席。抗战中任第九路军总指挥、第八战区司令官、新疆省主席、军委会副总长、福建省主席。1949年去台湾,任“总统府军事顾问”。1963年病故。朱宝奎,字宗奎,横林人,生于官宦世家,同治年间由盛宣怀推荐为中国第三批公费留美生,13岁(1874)人耶鲁大学,与詹天佑为同窗好友。归国后历任邮传部左侍郎、沪宁铁路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招商局总办等职。热心公益,关心桑梓,创办安尚、鸿文小学堂。捐资造桥铺路。常购药品施赠贫苦者,为地方民众所推崇。朱正传(1918一1947),城区东下塘人,少时在哈尔滨渡过。“9 .18”事变后,年仅14岁就毅然告别父母,步行至延安人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豫南区青年部长,应城、襄西民运部长,京山、云梦、郧县、房县、均州等县委书记。1947年牺牲。朱普生(1887一1971),自幼学医,专习伤科,得秘传,在“长年医局”、“寿安医局”义务施诊。1956年任市中医院副院长兼伤科主任。施诊用药从不马虎,为沪宁沿线伤科名医。

    现代常州朱姓著名人士很多:朱正华,城区东下塘人 ,原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化学家,曾任国际感光学会主席。朱东起,城区鸣珂巷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机专家,著有《电机学》等专著数十种。由其负责的多个科研项目填补了我国现代电机领域的空白。朱鹤年,金坛人,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著名教授。朱光武,南夏墅人,中科院研究员,航天工程专家,参与多种卫星研制,其主持研制的高能电子探测器、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获国家专利,现为中科院空间环境探测研究所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朱丽娴,女,城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弹药技术勤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航空弹药学专家。长期从事弹药研究工作,有各类科研成果7项,其中两项分别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军事科技进步一等奖,被空军装备部授予首批中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与朱姓有关的地名、遗迹有126 处。城区有朱家弄、朱家场,北直街长沟别墅为朱稚竹于民国初年所建,有当时许多名人题字手迹,今尚存。寨桥有朱三房村,三河口有朱屯树下,罗溪有朱店,北港有朱婆滩村,成章有朱野田村,前黄有朱郎坝村,夏溪有朱家庙村。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