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族系
 
 
在常族系
 

    周姓是我国十大姓氏之一,占全国人口的2.12%,有2540余万,位列第9。常州周姓人口有8.3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12%,为本市第4大姓。自明代以来,沿长江流域地区成为周姓人群主要聚居区域。当代周姓密度最高的地区是四川、江苏和上海。

    周姓起源主要有三:一是古周国。可追溯到远古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记载,黄帝时有大臣周昌、周书,他们是周部落(古周国)的人,其后代以国为姓。二是出自姬姓。其始祖是周文王。文王本姬姓,建立周朝后,其子孙大都以国为姓,姬姓反而不用了。周被秦灭后,周宗室和遗民以国为姓。三是外族改姓或赐姓。周姓郡望以陈留郡、沛郡、汝南郡最著名。周姓著名堂号有:“细柳堂”、“笃佑堂”、“爱莲堂”等。周姓的通用楹联主要有:“军推细柳,品合爱莲”、“山阳启姓,濂水分流”、“宗传姬旦家声远,学绍濂溪道脉长”。

    常州很早就有周姓居住。据《咸淳毗陵志》载 ,早在晋代,周懋任晋陵太守,封清流亭侯。周懋也是常州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周姓官员,其后世是否居常已不可考。据《常州府志》载,周处,东晋义兴阳羡(今宜兴)人,少时横行乡里,与虎、蛟并称三害。后发愤悔过,射虎斩蛟,励志好学,传为美谈。后迁为广汉太守,拜建威将军。雍氏谋反,周处领兵5000,与氐羌战于六陌,兵尽援绝,并赋诗一章,力战而死。前锋都督陆机为其撰神道碑文,右军王羲之书碑。著有《风土记》、《默语》等书。

    据《晋陵周氏宗谱》载,周处后裔世居宜兴。至元代至元年间(1271一1294),周处第四十八世孙周统(字继初),由宜兴徙居常州府武进县西乡唐夏里(在今邹区境内),当地胡公甚爱其才,以女妻之,遂定居于此。周统生性豪迈,气宇轩爽,乐业善助,为乡人称之。明代著名学者宋濂题其像赞曰:“耿介性成,不求闻达,意象超然,于怀自乐。”周统生四子:长子永旻仍居唐夏。次子永易迁居直渎西城墅(今邹区西城墅)。三子永承迁居滆湖之滨不萧里(今礼河下萧村)。四子永晟居东城墅(今邹区镇东)。近700年来,这四支周氏后裔又散居常州郡城西直街、杨柳巷、渡仁桥、玉佩弄等地。今北港、礼河、卜弋、厚余等地许多周姓均为其后。另据《毗陵周氏宗谱》(爱莲堂)记载,该族远祖系北宋祥符年间桂林县令周辅仁。辅仁为道州营道人(今湖南道县)。生三子,长子敦颖,次子敦凱,三子敦颐。周敦颐(1017一1073),字茂叔,号濂溪,终官南康军知,为道学创始人。他的九世孙周邦彦,居庐州,著名词人。邦彦四世孙周沆生二子,长子颖仍居庐州,次子敏,字纯朴,在元初至元年间(I283年左右)徒居毗陵广化门外聚湖里(令湖塘聚湖桥、社桥)。敏有曾孙6人,玄孙18人,后世衍分为16支派,散居城乡。主要支派有:敏五世孙可学迁漕沟桥(今属牛塘);六世孙显宗自聚湖里迁钦风乡剡村(今夏溪剡村),显寀迁居庄桥(今属牛塘);七世孙麟瑞迁宜兴十里牌;八世孙兆征迁武进泰村;九世孙联元自聚湖里迁城内观子巷、马元巷、织机坊(即后来之西大街)及会馆浜。此族周姓迁常州已达720年,人丁繁衍,播迁四方,约有族人4000余口。另有一支名为“毗陵临濠介福堂周氏”,先世居安徽濠州(今凤阳)西门外茅庵舍。有名为周大十四者,在元代至正年间(1345年左右),因其子应发在武进任典史,遂移居常州城内。后世中有居城内南河厢、西直街、青果巷、十子街、小河沿等处。有迁延政乡后戍(今牛塘后恕村),有迁栖鸾乡佘泽(今嘉泽),有迁怀南乡蠡河桥赵家村、杨家村(今属礼河),有迁郡东横山桥、依仁乡百丈(今属新北区)、延政乡坂上(今湖塘烈帝村)、城西洪庄(今五星平岗周家村)以及城南降子桥、董庄、严墅湾、奔牛、牛郎庙、南塘里等20余处。

    有一支堂号也为“爱莲堂”的“武进蒋湾桥周氏”,其远祖也为周辅仁。元代有周灿,字茂芳,世居姑苏吴塘里,因元季战乱,遂占籍常州,卜居城南10里之蒋湾(今属湖塘)。四世孙周泽,字静思,居蒋湾桥南村(又名田里周家);周源,字静长,迁居城南丫叉浦(今茶山浦前);周濡,字静和,迁居黄楝树村(今属横山镇)。此三支后世中有迁居城内周家弄、南直街、和政门、世丰桥等处。有迁唐家坝、上店陆家巷、小东门外坝头村、习庄(今属芦家巷高田村)、邱墅(今属湖塘)、中村(今鸣凰北庙桥,又名中村周家)、四河口中元王家村(今属马杭)、松岗上(今属村前)等地。

    周敦颐之兄敦颖的四世孙周铭,在南宋宣和年间(1120-1115)任常州通判,卒后葬武进惠化乡东管桥,又名山桥(今鸣凰永宁山桥村),其后裔遂居于此。后世中有迁鸣凰南周村、中村周家、山桥周家村、西河村、北坂等地居住。另有名为“毗陵二贤堂周氏”,迁常一世祖周明之,自宋熙宁年间自广陵(扬州)迁居常州东门外殷坂(今属横林)。有一支“武进爱莲堂周氏”,始迁祖由河南南阳邓州迁金陵,后世复迁常州郡东北之丰北乡(今横山、郑陆镇一带)。十世孙良玉迁荷花荡(今潘家桥)。又据《武进周氏家乘》(爱莲堂)载,周敦颐六世孙周屿世居苏州吴塘,十三世孙周参携子周桂于明代徙居武进之大刘里(今属魏村)。另一支“毗陵五有堂周氏”,始迁祖周金,明成化年间官南京户部尚书,致仕后徙居常州城内。潞城周氏系元初周鉴殷自汝川来此定居。太平天国结束后,由湖广、江西、安徽等地籍军卒定居常州城乡,以西乡为多,其中有不少周姓定居于此。

    常州周姓金榜题名的第一人是北宋熙宁三年 ( 1070) 的周昌愕。历代科举人仕,考中进士的有28名。较为著名的有:周孚先,字伯忱,北宋晋陵人,由乡荐入太学,官临安教授,归乡后创建书院,著有《论语解》、《伊川语录》等。周金,字正庚,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官太仆寺少卿、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宣化、凤阳,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为人警敏阔达,有经济大略,性喜读书,尤精经世之学,《明史》有传,著有《周尚书集》传世。周清源,清康熙时工部侍郎,参与修《明史》,续修《历代年表》,著有《历代记事年表》、《蓉湖文集》等8种140 卷。周腾虎(1816一1862),阳湖人,嗜读书,博览强记,雄于辩论,通晓古今史事,工诗文,受曾国藩赏识,荐腾虎与左宗棠进京面圣,临行丧母,失去良机。上书《两淮盐说》被采用,御史宗稷之有“海内贤才,以腾虎与左宗棠齐称”之赞语。有《先德小识》等8种著作存世。周姓书画家中,较为有名的有周樗、周教、周济、周彬、周仁咏,近人周子青为常州著名书法家。

    客籍周姓中,以周忱最著名,系江西吉水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正德年间出任江南巡抚达20年,理财赋,平冤狱,兴水利,特别是治理武进东乡芙蓉湖,使原来“地无芳草树无皮”的“浩淼之区”变为“膏沃之壤,岁辄大稳”。常州人民感谢他,为之建庙纪念。

    为我国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周姓志士众多。周中,鸣凰南周人,抗战时任中共武南县委军事部长、区长,后调任中共宜南区委书记,1942年被捕押至浙江长兴敌人据点,严刑拷打,不屈而死,时年32岁。周之鼎,鸣凰小留人,19岁参加革命,1941年任新四军如皋警卫团参谋长,同年10月,作战中牺牲,年仅26岁。

    常州现代周姓著名人士遍及海内外:周仁,浦前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际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为《国际法》、《中华法学大辞典·国际法卷》副主编;周有光,城区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琴芳,城区人,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主持研究的国家重点项目《全球气候监测诊断系统》填补了气象领域空白;周维贤,鸣凰北庙桥人,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系教授,参与我国多种直升机和无人驾驶机的研制,著有《飞机制造工艺学》、《英汉飞机制造工程辞典》;周惠民,鸣凰山桥人,1940年参加革命,战争年代多次立功受奖,建国后入人民大学外交系学习,原驻越南大使馆参赞、临时代办;周瑞安,漕桥人,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政委,少将;周瑞熙,邹区人,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局副局长、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副总经理,造币专家;周新成,湖塘蒋湾桥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有著作13部,论文200余篇,并有600多万字的译著;周文中,城区人,美籍华人,著名作曲家。

    与周姓有关的地名、古迹主要有:周线巷,南宋学者周孚先、周恭先兄弟居此巷,周氏兄弟创办城东、城西两书院,培养后学,郡人称之,卒后配祀先贤祠,邑人称为“周贤”。“贤”与“仙”近音,后称周仙巷,讹为周线巷。察院弄,南接西瀛里,弄内察院系明正德六年(1513)由江南巡抚周忱所建,为巡抚、按部官员办公处。周忱曾在后堂书有“思稔”二字匾额。城区有周家巷、周家弄,城郊有周季村,南夏墅有石塘周家村,寨桥有周墙村,礼河有大周家村,邹区有周家大村,芙蓉有东周,安家有西周,鸣凰有南周,奔牛有北周,孟城有前周,坊前有后周。以周为首字的地名共有138处。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