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史志报刊 >> 风采 >> 内容
章汉夫在《新华日报》的峥嵘岁月
发布日期:2012-10-14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第一张全国公开发行的党报,最早由周恩来直接领导,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教育了整整一代青年,成为引导青年奔向延安的一盏明灯,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广大群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赞扬说:“《新华日报》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军。”从这张报纸创办开始,章汉夫就是其中重要一员。初创时,他任编辑部主任,不久任副总编辑、总编辑。
  (一)
  章汉夫,原姓谢,名启泰,1905年10月24日出生在常州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谢仁冰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25年,章汉夫从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革命处于低潮,此时的章汉夫却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章汉夫转入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前身为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他先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任上两次被捕。1935年,他第二次从监狱被营救出来后,在上海与周扬、夏衍等一起从事“文委”工作。当时有进步杂志约他写稿,他想到自己在监狱中凛然不屈,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就用“汉夫”作为笔名,陆续发表《读书与救国》《教育的国防动员》等文章,在监狱中他化名“章平”,出狱后干脆就以“章”为姓,从此谢启泰改名章汉夫。
  (二)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被迫答应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根据合作协议,中共提出要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新华日报》,蒋介石尽管不愿意,但无奈不好明确反对,只得同意。在这种情况下,章汉夫在上海受到周恩来约见,与潘梓年等接受指示,赴南京筹办出版《新华日报》。此时战局急剧变化,南京危在旦夕。1937年10月19日,章汉夫先期动身到达武汉,向武汉国民党当局申请办报手续,物色编辑、办公、印刷地点,买下一家印刷厂。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面世。半年后武汉危急,报社社长潘梓年和总编辑华岗又率领大多数编辑人员以及工人分批先行,向重庆转移;周恩来指示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的章汉夫留守继续出版《新华日报》。周恩来和叶剑英到报社对章汉夫等留守人员说:“我们共产党人要照顾到群众,我们要冲锋在前,走在最后”,“共产党的报纸,是人民的喉舌,武汉还有那么多人民,我们不能像国民党那样,连日寇的枪炮声也没有听到就拼命往重庆跑。当然,坚持到最后,也有可能被日寇包围撤不出去,到时给你们每人发一支枪,突围到附近抗日游击队去打游击”。
  最终章汉夫不辱使命,他组织大家一直坚持把《新华日报》出版到10月25日武汉三镇失守,才从容不迫地率领几位编辑撤离。他们前脚刚走,武汉市区就火光冲天,沦陷了。
  (三)
  1938年11月,章汉夫抵达重庆,任《新华日报》副总编辑,2年后任总编辑。他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肩负起党报宣传工作的重任。周恩来特别重视这份报纸,把《新华日报》当作是传达党的声音的重要平台,每篇社论、专稿以及重要新闻都要亲自审阅过问。章汉夫通过面对面聆听教诲,心领神会,加上他精通中外文化,撰写的专论、社论和国际述评深受周恩来赏识,成为周恩来传达党中央政策方针的得力助手。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秘密通过《防止异党活动办法》,确立“溶共、防共、限共、反共”基调,想在全国实行一党专政,提出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口号,一些反动政客、文人积极配合,站出来摇旗呐喊,其中国家社会党头目张君劢,在会议之前得知这个反动信息后,最早跳出来叫阵,发表《致毛泽东先生的一封公开信》,要求将八路军、新四军完全托给蒋介石,取消边区,将马克思主义搁在一边。章汉夫作为执行我党政策舆论的先锋,毫不示弱,针锋相对撰写发表《团结抗战,力求进步,依靠群众——评张君劢的意见》文章,予以严厉驳斥。文章说:“团结抗战,争取胜利,是每个中国人所念念不忘、全力以赴的,但是,国内却有某些人,或则存心挑拨,或则难却成见,反对两党合作,反对长期抗战,拼命在那里亲日反共,或则以反共达到亲日的目的,并用了一切阴暗卑鄙手段,挑拨离间,造谣中伤,掀起风波。要永保团结,必须毫不留情地打击这些谬论妄行。”
  对张君劢要求“取消边区”反动言论,章汉夫批驳说:“抗战的目的,在于驱离日寇,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国家。而陕甘宁边区,早就实行了民主政治,从上到下依次选举”,“这个国共合作、军民合作、廉洁苦干的民主政府,是领导抗战所必须的。它是全国整个行政系统的一部分,对于这样的特区,不仅不能取消,还要它在敌后多去建立起来”。章汉夫又说,八路军和新四军根据“抗战国策”,已是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为什么还要把八路军和新四军区别开来,看作是“两种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已成为“抗战最力”,保卫“乡土及祖国”的重要军事力量。他敬告那些反动政客文人,在事关民族存亡的大局当前,应从抗战利益出发,不要用“卑鄙手段”,发表那些让“亲者痛,仇者快”的言论,削弱统一抗战的气氛。
  (四)
  章汉夫在主持《新华日报》工作期间,让他最为费神的是与国民党黑暗的新闻检查制度作斗争。从1939年起,蒋介石的反共和对日妥协投降倾向逐渐明显,引起了要求抗日的爱国人士的不满,国民党为加强对统治区的舆论控制,陆续推出《战时新闻违检惩罚办法》等法令。1940年6月,蒋介石又命令新闻督查机构要加强对舆论的“监管”,规定报纸在出版付印之前,要对新闻稿件进行严格审查,凡发现有所谓攻击当局或煽动行为的文稿,一律不准刊登,严加扣压,倘若不从,给予处罚。章汉夫面对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不屈不挠地与国民党新闻检查官展开了英勇机智的斗争,并用巧妙的方法与之周旋。1940年1月6日,《新华日报》准备刊登一篇《论冬季出击的胜利》社论,结果被以“系军事论文”为借口扣留;《新华日报》另换《起来,扑灭汉奸!》社论,又未通过。章汉夫为抵制国民党当局刁难,故意在《新华日报》上“开天窗”,予以抗议,并在原社论位置上刊印“抗日第一!胜利第一!”8个大字,在旁边加注两行小字,对“开天窗”缘由进行说明:本日两次社论,“均奉令免登,望读者原谅”,他用这种暗示方式,揭露和抗议国民党对舆论的压制。
  但章汉夫在处理这类问题绝不是完全屈从淫威,在有些大的原则问题上,他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如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他11日从延安电报中得知新四军遭国民党军队袭击的消息后,果断于第二天,也就是12日在《新华日报》上刊登消息,说:“新X军最近在向北转移的途中,被敌寇重重包围。但相信那些战士们是会冲破包围和黑暗的,因为他们有必胜的信心和艰苦卓绝的毅力。”读者明白,这个新X军就是指新四军,而敌寇就是指国民党军队,因为在那个地区当时没有沦陷。通过这一段话,释放出两个信息:一是让国民党制造的反动事变大白于天下,无法掩盖;二是在民族处于多难之秋,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日统一战线。
  国民党当局看到这则消息后,暴跳如雷,得知纸已包不住火,一面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通令,诬称新四军为叛军,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一面派宪兵和新闻检查官坐镇到《新华日报》编辑部,审查稿件,监视编印,防范再有不利于当局的有关皖南事变消息出现。针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坚决予以反击,指示章汉夫拒登“通令”,在得知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稿件被国民党新闻检查扣压后,气愤地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狂草诗句,让章汉夫在《新华日报》上刊登出来。章汉夫深知按国民党审查程序操作,很难批准,于是决定“偷梁换柱”,将1月18日的《新华日报》头版编印成两种不同内容的报样,一份给国民党新闻检查官审查的报样不涉及皖南事变内容,并特意印上木刻画,拿给检查官审查,检查官看到报样没有问题,离开报馆。章汉夫等他们一离开,马上亲自到印刷车间指挥工人换下那块印版,换上刊有周恩来挽诗的版子,快速印刷完毕,然后组织报童和印刷工人在黎明之际,以最快的速度,赶在其他报纸前面在重庆各处叫卖,让此报出现在重庆各处的报栏墙上,及时把皖南事变的真相揭露出去。后来新闻检查官来责问时,章汉夫义正词严说:“共产党的报纸为什么不能反映共产党的声音。”
  章汉夫与新闻检查官斗争策略多种多样,有时他出版《新华日报》增刊,绕开检查,对国民党当局进行反击。如1941年3月6日出版的增刊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增刊刊载了中共参政员拒绝出席本届参政会经过及中共中央提出《关于解决皖南事变的十二条办法》等7个文件,揭露蒋介石处心积虑反共的阴谋,赢得了国内外舆论同情和支持,给国民党当局造成强大压力,迫使蒋介石承诺:以后一致对外,不再剿共。
  (五)
  章汉夫在《新华日报》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新华日报》上很多重要社论、时事评论以及国际述评的重头文章都由他亲自撰写,所写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既有阐述我党团结抗日方针政策,又有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蓄意反共,还有国际政治关系和二战形势分析等。因章汉夫用过许多笔名,很多都无从确认,能完全确定的就有二三十篇之多,其中有影响的如《从国际荆棘中踏出大路》《论欧战及苏德关系》《法西斯野蛮的民族侵略和反抗运动》《中山先生的民族统一论》《从大选看美国的政治发展》等。这些文章,文笔犀利,分析透彻,富于哲理,很受读者欢迎。
  当时章汉夫公开身份是《新华日报》总编辑,但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就是共产国际通讯社——宇宙通讯社驻中国唯一记者,这是蒋介石一度有求于苏联时达成协议经周恩来指名登记担任的,这个通讯社与美联社、路透社等同样拥有公开采访各种重要政治活动的合法身份。章汉夫利用这个记者身份,一方面可以把我党重要文告和解放区抗日战报,译成英文发往莫斯科和英美新闻处,冲破国民党对延安的封锁,同时他又可以通过该社将苏联、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战争的详细情况介绍到中国,摘要刊登在《新华日报》上,鼓舞抗日军民士气。《新华日报》上很多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信息都被延安《解放日报》转载,同时章汉夫还利用“国民党怕洋人”这个特点,在与英美新闻处接触中,将蒋介石蓄意反共抗战不力的消极态度透露出去,让“洋人”通过外交途经向蒋介石施压,承担着他特殊身份的特殊作用。
  说他是指挥员,章汉夫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不仅严于律己,对报社其他同志也同样如此。他经常对大家说:“我们的报纸是代表党向全国人民说话的,责任非常重大,一时一刻都不能违背中央的指示精神。报纸要是出了重要错误,白纸黑字,无法挽回,损失就难以弥补了。”他说:“别的报纸有错误,只影响报纸本身的声誉,而我们党报发生错误,则会影响到党的声誉,这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受周恩来信赖。新中国成立后章汉夫由周总理提名担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
  抗战胜利后,章汉夫根据党中央指示,将《新华日报》总馆迁到上海,出版《新华日报》上海、南京版,结果没有被国民党当局批准而停刊,直到南京解放才重新出版。因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内战,章汉夫于1946年被组织上派去香港工作。
 
Copyright By www.lcc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z_dszl@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