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史志报刊 >> 风采 >> 内容
《风采》领我读党史——纪念《风采》创刊20周年
发布日期:2012-07-09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与《风采》的牵手,源自瞿秋白的影响。来常州工作后,最感兴趣的人就是瞿秋白,总觉得瞿秋白就是常州的象征,就是常州文化的代表,就是常州精神的中流砥柱。总觉得对自己所处的这个城市,如果没有一定的感知,那是对这座城市的怠慢。私下,自以为读懂了瞿秋白,也便多少读懂了常州。于是,阅读常州,便掀启了瞿秋白这第一章。
  课后的黄昏,独自去瞿秋白纪念馆拜访,其间心情不由得被他曲折起伏的命运所揪,落泪感慨之余,怎么都放不下这个人,又在读了一些党史知识后,便抚弄了一篇文字,取名《秋日读秋白》。我以为真正的文字,不带有任何的功利,只是刹那间情绪的激荡,心绪的喷发。写完后数月,偶尔发现常州市委党史工委举办“缅怀三杰业绩,建设美好家乡”的主题征文,想起《秋日读秋白》这篇文字尚未投过稿,便修改数遍后,连同后来写的《永远的青年》,两篇文字一同投了过去。未曾想,半年后此文获了一等奖,还和《永远的青年》一文一起被刊登在《风采》报上。后来,《龙城春秋》也转载发表,江苏省文学刊物《雨花》在2011年第9期也不约而同地转载了。此后《三杰颂》一书也收录了我参赛的两篇文章。如果说是瞿秋白引领我走进常州,走向更广阔的文学净地;《风采》报则指引我步入党史学习的幽径。
  此后,自觉不自觉地阅读了很多与党史有关的书籍,同时练笔也更加勤勉了些。我写的《船》《平凡的老人,不平凡的收藏》也被收录于《红船赞》和《水西情》两书。
  再后来,又从《风采》报的一些文章中读到了常州三杰以及其他常州籍革命先驱较为翔实却又不为多数人所知的革命及生活史实,了解了先贤们为常州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让我知道了常州这座文化名城也是许多革命者的诞生地,对我党走过的革命征程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想象当年浴血奋战的革命者,心中怀着那样至死不渝的虔诚的革命胸怀,并付之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却毫不后悔的孺子牛的情怀,唯有深深敬佩却又羞愧自责。与他们相比,我是如此渺小,又是那样的世俗。我在为自己羞愧的同时,也常常不由自主地反思我们的社会,我们周围的人,真正为民计民生做了些什么?还有多少现实的问题等着我们去做?去反思?也觉得作为一个喜欢文字的人,肩上竟也担了诸多的公民职责。
  后来我又和社科联的朋友一起,循着秋白的足迹,由常州出发,到瑞金,到秋白就义的福建小城长汀,一路行来,一路感慨,一路深思。其间曾激情著文《长汀思秋白》,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此文的结尾:这斗室能囚禁秋白之身,从来未曾囚住秋白之魂啊!秋白囚室那一抹小小的光亮,始终照耀着英魂,让秋白精神光耀千秋。这是我对自己敬仰的革命者瞿秋白的深度解读,也是对完美人生的解读——坚持自己认为对的,活出人性的率真。《风采》报再次刊发了,我想也是对我观点的认同吧。
  在这座不是故乡的城市,在这个远离亲人,也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的城市,能有这样的一个温暖的精神处所,让我时常觉着精神的温暖。我独自背起行囊,漂泊于人生旅途,是《风采》报带给我诸多关爱,也让我感受到精神的无价、信仰的真挚。感谢贵报的编辑们,给予我的肯定和帮助,一如共产党人的无私和纯粹。也让我明白了,一个真正的党员,应当在奉献中获得精神的富足,求得人生价值的体现。
  不知不觉间,我走进常州已近三年时光,和《风采》报的结识也达两年之久。两年多的喜怒哀乐如浮云般飘过,而我写的那些文字却一直真实地存在着,鞭策着我,永不可懈怠。对于党史的学习,虽步履维艰,却矢志不渝地坚持,一步一印,始终前行。
 
Copyright By www.lcc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z_dszl@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