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州方志 >> 方志研究 >> 内容
试析编修地方志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发布日期:2009-07-28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试析编修地方志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发表于《江苏地方志》2004年第4期〕

许蓝

    地方志被称为“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它广泛收录一个地区自然的、社会的等各方面的情况,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社会发展缓慢的封建社会时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地情信息总汇,是官方制定政策、推行政务的重要依据,发挥着“资治、存史、教化”的社会功能。所以,编修地方志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盛世修志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文化工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编修地方志仍然是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系统工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呈现加速发展的今天,编修地方志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分析修志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研究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是制定科学的工作思路,编修出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的精品良志的基础。本文就当前社会的发展特点,以及对修志工作将产生的影响,来探讨史志工作者应认清新形势下编修地方志必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根据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使方志的编修工作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我国从古代开始形成的盛世修志传统,与封建社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低,知识传播的速度慢,政府获取信息的渠道少有密切关系。当时,各级政府要收取赋税、贡物,征服徭役、兵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对地方和人民的控制,传播封建伦理道德,就必须掌握各地的地形、气候、物产、土壤、人口变动等各种情况,必须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民间疾苦。而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力状况,导致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文化不发达。在这种情况下,由当地的文人集体编纂、经过反复考证核实、汇总本地自然人文、历史现状等各方面情况的地方志,就成为统治阶级了解各地情况、制定政策、推行政务的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说,在古代的中国,对于各地的官员来说,没有什么比地方志更具有参考价值了,因为志书对于地方官来说,是了解地方情况的重要渠道。加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实行异地为官制度,地方上的行政长官一般由外地人充当。那些刚到异乡为官的统治者,为了尽快熟悉辖地的情况,上任伊始就要收集、研读该地的志书,故有“入境问俗,下马读志”之说。此外,与其他书籍相比,地方志具有浅显易懂、包罗万象的特点,因而受到文人及百姓的喜爱,受到官方的高度重视。只要条件具备,地方官和广大文人都热心于编修地方志,把其作为一项造福地方、名垂青史的事业来做,而且往往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总的来说,在古代中国,编修地方志有一个比较好的社会环境,这是方志事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交通不便,科技文化发展缓慢的条件下,要筹集一大笔钱,组织一批学者文人长期从事修志工作,编辑刊印一部贯通古今、汇集百科的地方志,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一般要相隔好几十年,甚至一二百年才能出一部地方志。

    与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相比,当前进行地方志编修、续修工作,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其中有一些有利的因素,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有利的因素主要有:首先,各地普遍重视地情研究,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各项政策,发展本地的经济和社会事业,从而实现决策科学化的目标。编纂地方志是系统梳理本地的历史和文化,回顾各项工作尤其是政府工作,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经历的曲折和失误的文化系统工程,因而是认识地情的重要手段,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央和地方相继成立了编纂地方志的领导机构和职能部门,并在资金、人才、办公条件等方面创造条件,保证编志工作的顺利展开。其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到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盛世景象。这一时期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亘古未有的。客观地记载这段历史,是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心愿。所以,很多地方在完成了首届修志工作后,又开始编修或谋划编修地方志续志工作。而且修志工作已经从编修地方志扩展到编修行业志、单位志、部门志等领域,可见各地修志热情之高。第三,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经济、科教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文化成为一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大力发展文化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作为地方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建设,必将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事实上,编修地方志工作已被许多地方政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这也必将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第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社会尤其是经济部门越来越重视信息情报的收集和利用。地方志部门是各地的地情信息中心,有便利的信息收集渠道,有专业的信息资料处理人才。只要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科学处理,就可以为社会各界、各行各业提供信息。这有利于提高地方志部门的社会影响和作用,有利于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编志工作所需的资料,无论从收集资料的途径,还是收集资料的手段,都今非昔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得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资料十分丰富。第六,经过首届修志,一支稳定的编志队伍已经形成,修志理论和经验日益丰富,加上经济发展后修志经费也有了保证。上述种种有利条件,即使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不可能同时具备。

    当然,在知识传播日益迅捷,社会分工越来越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修志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首先,地方志的修志作用受到严峻挑战。各级政府为了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建立了许多信息收集和政策研究机构,如统计局、社会科学院(社科联)、政策研究室等等,为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提供信息资料、献计献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也在国情地情研究、对策研究等领域有许多建树。这样,地方志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较封建社会时期大大降低了,随之而来,各级政府官员对地方志的利用和重视程度也会较封建社会时期大大降低。其次,传统的修志办式与时代节奏不符。当今社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新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出现。地方志要充分发挥“资治”作用,必须及时收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但是,编修地方志因为工作量大,牵涉面广,而且重考证,所以要花大量的时间。一部志书从筹划到出版,少则三五年,长的一二十年。这样,志书信息的时效性就大打折扣了。而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却能迅速收集传播最新的信息资料,使地方志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三,现在研究队伍和写作队伍十分庞大,适合各类读者口味的理论书籍和消遣读物层出不穷,内容广泛但专业性、可读性不强的地方志,难以吸引大众消费者。总之,在信息灵通、科技发达的今天,地方志作为信息载体的一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编修地方志,既有有利的条件可资利用,也有新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要使编修地方志的传统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方志工作者必须结合时代特征,批判地继承传统的编志方法,在如下几个方面改进编志工作:

    1.编修地方志要加快节奏,要注重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根据以往的情况看,编一部地方志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多年。虽然出书周期长有利于保证志书的质量,但却影响志书的使用价值。因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了,志书中收录的很多资料有很强的时效性,时间越长,可资利用的价值就越低。所以,续志工作要加快节奏,志书的下限最好到志书出版前,使地方志尽可能多地收录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以便更好地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为全社会提供服务。

    2.根据社会需求编排志书的内容。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众多,分工精细。政府各部门、各类经济主体在制定规划、作出决策时,所需的信息资料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政府部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其工作重点、工作情况有了变化,对信息资料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编志机构应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了解它们的需求,再有针对性地选择资料,尽量将社会价值大的资料收录进地方志。同时,编志机构在编排某个领域的资料时,要认真研究哪些资料能反映该领域的全貌,便于研究和科学决策。总之,要按照社会需求和各个领域的不同情况编排志书内容,有利于提高志书的社会价值。

    3.地方志的篇幅应适中,结构应简单明了,以方便读者查阅。地方志的篇幅如果过大,资料过于详实,查阅起来就不太方便;篇幅过小,又会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遗漏掉,因此篇幅应该适中。笔者认为,市级续志以一册为宜,字数安排在150万字左右,这样使用起来就比较方便。在志书的每个篇章后面,可附上相关的论文、专著、文件等其他资料的目录,便于读者作进一步的研究。另外,以电脑为中心的自动化办公设备已经迅速普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志书上的内容或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地方信息库,并纳入内部网络系统,供政府、研究机构或经济主体使用。

 
Copyright By www.lcc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z_dszl@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