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州方志 >> 方志研究 >> 内容
面对第二轮修志的思考
发布日期:2009-07-28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面对第二轮修志的思考

[2004年常州市地方志(年鉴)学术研讨会论文]

宗清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政治形势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社会环境逐步稳定,迎来了盛世修志的大好时机。自1981年起,全国各省、自治区、地级市、县、区乡镇,甚至个别村委都陆续建立起了修志班子,修志工作在全国上下铺开。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地级市以下的志书基本都已大功告成。随着修志事业的良性循环,第二轮修志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全国一些个别市县地方志机构,经过对前部志书的回顾、总结、思考、继承和发扬,已较早地理出了第二轮修志的思路。据2004年6月1日至4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的全国第二轮修志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得知,全国已有《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志(1991-1995)》、《丰南县续志(1986-1993)》、《白城市志(1986-1995)》第二轮修志成果,出版发行。同时,四川、河南、秦皇岛、青岛等市,也开始进入了第二轮修志的热潮。修志事业的欣欣向荣,对修志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但也是一种沉甸甸的压力,尤其是针对我市第二轮修志来说,有很多问题,必须去面对思考。

    一、第二轮志书的定位问题

    1、时间跨度。国内一般修志学者,主张第二轮修志定为20年。根据这个要求,常州第二轮修志,上限从上一部志书下限的次年、亦就是1987年开始,下限只能定到2006年。但是就目前常州史志力量的状况而言,是乎不切实际。因为,今年已经是2004年,常州第二轮修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启动。现在办公室的史志课题项目,一个接一个,一直没有间断。修一部志书,虽然不会再像过去化十七、八年时间,但至少还得专心一志用过去的一半时间。就以8年为准,把办公室的大部分编写力量腾出来都搞地方志,从2005年开始,也得到2013年才能完成。如果将第二轮修的志书,下限定到2006年,那么到出书,离第二部志书的下限,又要将近隔开七八年。在现在快节奏的社会中,间隔那么长时间,肯定不符合时代要求了。为了准备更充分一点,常州第二轮修的志书,下限定在2010年或者2015年,也许更现实些。

    2、志书的容量。上一部志书是500余万字。第二轮志书,《江苏省续修地方志规划》规定,省辖市为200万字左右。现在常州每年出一部年鉴,就接近100万字。第二轮修的志书,如果断限定在1987-2010年或者2015年的话,那么就是25—30年。这近30年的发展,可以说在很多领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常州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是前所未有,中外合资、独资、民营企业日益增多。有的行业,如电讯、电子科技等发展速度,几年可顶过去几十年,何况还有很多应运而生的新兴行业。这些具有划时代发展特征的内容,都是今后常州第二轮修志中的重头戏。字数定少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否囊括得了?值得考虑。像这类没有把握的问题,字数还是暂定300万字,宽余一点为好。真正以多少字较适宜,待成稿前再去敲定。

    3、记述的区域范围。第二轮修志,如何处理与武进的关系?首轮修志不存在这个问题。武进与金坛、溧阳都是用概况的形式,出现在第一部《常州市志》中的。现在情况不同了。武进自2002年撤市设区后,城市规划、市政以及交通建设,与常州交叉融合,基本与常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还像首轮修志哪样,用概况设“块”记述,已不符合现在的常州地情。第二轮修《常州市志》的区域范围,应该是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把视角放在特大城市上,定位在常州特大城市的区域框架内去谋划,尤其是有些支撑常州特大城市的事物门类内容,应该是先分类,然后再去延伸。同样,新北、钟楼、天宁、戚区也应该是采用这种方法。

    4、篇章节目的设置。篇目好比是建造高楼大厦要夯实地基一样,是编好志书的关键,篇目设置是否合理,至关重要。首轮修志按事业、行业先分类,采取“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做法,虽有它的成功经验,可为第二轮修志提供参考,但有它的特定条件,这种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因为,首轮修志,是建国以后,“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下修的第一部新方志,就内容的广泛性而言,必须面面俱到,各个门类都不能缺。另外,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设置篇目要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现在不一样了,首先从内容门类的广度上,如建置(变动不大)、地质地貌、土壤、水系、自然资源、计划、方言等,事实上没有多少实质性变化,第二轮修志就没有必要再设。除此,现在的时代,是市场经济多元化社会,对内容深度理解有了更高要求。假设常州第二轮修志,上下限定在1987-2010年或2015的话。那么,这一时期正是常州经济转轨,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经济形式完全市场化,社会发展突出以人为本。在这样一种大市场、大社会的背景下,还延袭过去的思维模式,肯定背离了时代发展方向。只有用创新的思维理念,采取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办法,去设置篇目,才能充分体现出现在的时代特点。

    二、史志材料的取材遇到挑战

    1、第二轮修志比首届修志的难度加大。首届修志基本上是采取政府、行业、基层全面铺开的三级修志形式。用政府主导下的计划经济模式,来分派任务。将志书中的门类分解下达到各相关承编部门,“一步成志”或“二部成志”。为常州第一部市志取材提供了保障。现在没有这个条件了。这主要是机构改革,对这项工作带来的冲击。现在很多机构已经撤销或即将撤销,特别是经济口子,经济实体的工厂、公司等全部转制,原来这些工厂、公司的上级管理机构,如局和集团控股公司消失后,今后涉及到各个工业门类的内容,有谁来牵头?有那个部门来担负承编任务,不是很明朗。

    2、从年鉴工作的感受中推论,与独资、中外合资、民营、私营企业打交道不易,收集这些企业的材料非常困难。这些单位本身“闲人”很少。企业的厂长、老总,首先是赚钱,不像集体企业,设诸多科室。用人主要在生产第一线,办公室配的人很少。一个人往往要兼多项工作。向这些单位要材料,不是托辞说,老板未关照,就是叫苦连天,没有时间。有时工厂的门都不让进。再说,有些单位对各种资料的积累和保管也不重视。有时即使见到办公室人员的面,要当年或者隔年的材料还能提供,如要前几年就困难了。说到底,主要还是这些企业的厂长、老总不重视。我们宣传编史修志很重要,是为传承常州的历史,他们不一定理解,会有认同感。尤其是在一切向钱看的当今社会,像我们这样无名无权的部门,做点事非常困难,上这些企业的门,他们以会是找麻烦。碰上文化高一点的,修养好一点的厂长、老总,还留一点面子,叫办公室人员出面应付一下。反之,冷面相对,冒出一句,编这种书有什么用!呛得你不知如何回答,进退两难。第二轮修志收集这些企业的材料,恐怕将是今后最困难的问题。

    三、史志力量面临考验

    1、全市面上的编志队伍,残缺不全。首届修志的优势时,是全市上下发动,采取三级修志的形式。各个区局行业和所辖的基层单位,根据全市的要求和自身的需要,都设有编志机构,配备人员,编行业志、基层志。这种体制,对首轮修志很有好处,他们一方面可以完成自身的编志任务,同时,可以为《常州市志》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门类内容,分担承编任务。现在不行了。经过近几年的机构精简改革后,各个部门人手都比较紧张,一个罗卜一个坑,全市各行业部门几乎都没有编志机构。如果第二轮修志要启动,必须重新上下发动,各行各业是否会统一认识,立即响应,行至有效,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2、市地方志办本身,史志力量青黄不接。当年,常州在修第一部志时,光专职从事地方志的人员就有10多个人,而且绝大多数是中年以上、从全市各行各业抽调到办公室能独当一面的笔杆子。史志力量比较雄厚,这为《常州市志》的高质量出版,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在的史志力量是青黄不接,懂业务,能苦擅写的老同志,陆续退休,新进来的年轻人,虽然接受过正规教育,基础知识较好,但还要一个熟悉业务的过程,本人又滥竽充数,力不从心,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仅靠现在的史志力量,要启动第二轮修志,完成这样一个文化工程,肯定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四、第二轮修志的随想

    1、地方志是官书,必须背靠政府。首轮修志采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编委会及办公室组织实施”的方法,在第二轮修志中,仍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鉴于上届的地方志编委会已完成历史使命,在第二轮修志正式启动前,应该首先成立第二轮修志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现职的市长,任主任委员,分管的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和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分管文化的领导)和个别市级老领导任副主任委员。为有效开展这项工作,还要吸收全市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委员,以增加他们对史志事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除此之外,政府还要明确,是政府要求修志。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政府要相应采取政策措施。明确把第二轮修志工作,纳入常州国民经济的计划工作目标,要求有承编任务的单位,尽快设立修志职能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落实分工领导、责任人,形成一个从分管市长到各承编单位负责人,自上而下,分工细致、责任明确到位的责任体系。并将修志工作,与政府其他工作一样列入目标管理。由政府出面,与承编单位签订修志工作责任状,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每年组织由政府、人大、政协等相关人员参加的督查组,对承编单位的修志工作进度,进行考核。考核的成绩,作为承编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一项内容。

    2、充分发挥现有史志力量的潜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得力的史志部门工作班子是编好志书的关键。要继续发扬首届修志的光荣传统。一是领导要带头敢挑重担,不仅动嘴,负责督促,而且还要动手,直接承担有关门类篇章节目的资料收集编写。为了及时处理各门类中的交叉重复和每个人手头遇到的问题,使领导班子成员较早进入角色,宜较早地成立由领导班子成员和吸收本办文字功底较强的人员的总纂组,分工负责处理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业务问题。二是要加强充实地方志职能处室的史志力量。编修地方志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项需要熟悉情况、有专业知识和具有较强的文字基础,才能胜任的工作。委办领导应出于对这项事业高度负责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从长计议,尽快将接受过正规教育、基础好、责任性强、有奉献以及开拓精神的年轻人调整到修志事业的第一线来,为他们施展才能,创造条件,提供锻炼成才的机会。

    3、地方志是一项浩瀚的文化工程,靠少数人是完成不了这个艰巨任务的。首届修志采取的既分工,又合作的“众手成志”经验,要继承。分工形式,可以有区别。过去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有30人左右,不编年鉴,史志课题少,分工专一,修志、编史不交叉,修志的不编史,编史的不修志,各自分开。现在的人手,不具备这个条件。每个人必须承担多项工作,将各个门类的内容分解到人。然后由自己去根据情况,统筹安排,调整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在限定的计划内完成。

    4、探索社会力量、专家修志的新途径。为了有效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的进度,第二轮修志,可以采取一种灵活机制,采用“政府主持,民间分担实施的方式”,推行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社会承担的内容,主要是指随着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有些管理部门已被撤销和有些事物发展已趋多元化,落实不到承编单位,或者是有的党委、政府某个部门不能完全承编所涉及到的门类。像这类内容,可以通过史志部门牵头,吸收社会力量来参与,聘请大专院校、专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或者有关个别熟悉地情、精通方志业务的行家来承担。地方志办公室根据内容要求、完成时间,拿出实施方案意见,与合作单位或者个人签订承编协议,政府提供财政支持,设置专项经费,作为酬劳回报。

    以上这些浮浅想法,不一定说到点子上。恳请修志同仁不吝赐教。

 
Copyright By www.lcc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z_dszl@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