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州方志 >> 方志研究 >> 内容
对第二轮修志突出地方特色的一点浅见
发布日期:2009-07-28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2004年常州市地方志(年鉴)学术研讨会论文〕

许  蓝

    所谓地方特色,就是指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特有素质与表象,是一地之事物及其运动中所形成的不同于别地的特殊性。《新编地方志暂行规定》指出,新方志应“力求体现当地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反映地方特色和专业特点。”所以,地方志要突出地方的特色,这一认识在第一轮修志中逐渐被方志界所公认,并且在第一轮修志实践中被广泛运用。第二轮修志时间跨度相对要短,一般15年至20年,记述的内容相对要单薄,资料相对要少些,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轮修志能否体现地方特色,如何突出地方特色?这是我们第二轮修志过程中必定要考虑的问题。

    《常州市郊区志》历经5年寒暑,于2003年4月公开出版了。这是江苏省第二轮修志中完成的第一部县区级志书。它在框架体例、篇目结构、资料取舍、文体文风等方面,都有很多可取和创新之处。现笔者就第二轮修志如何突出地方特色的问题,结合《常州市郊区志》(以下简称《郊区志》)的编修谈一点看法。

    一、运用“破格法”,在篇目设置上突出地方特色

    篇目是一部地方志的框架结构,是全志的总纲。体例完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既要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又要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这是编纂高质量地方志的前提。而采用“破格法”突出地方特色,又是在第一轮修志中被普遍使用。这里说的“格”是指各种事物在志书篇目构成中的层次、地位。所谓“破格”,就是把原来层次较低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事物,在立目时打破常规,将其提升到高一个或两个层次上记述,突出其在志书中的地位。《郊区志》为了突出郊区的地方特色,在篇目设置上,采用“破格法”,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予以升格。该志设编、章、节、目4个层次,在“编”这个层次上,它将“蔬菜”、“多种经营”编单列,与农业、工业等编并列,将“集贸市场”从“国内贸易”编中抽出单独列为一编,还单列了“经济开发区”编。我认为,他们这样“破格”地将蔬菜、多种经营、集贸市场、经济开发区升为编是有道理的。因为,作为区,它是政权建设的基础,经济建设的基地,人民生活的场所,城市管理的前沿;作为郊区,除以上功能外,还有为城市服务的功能,是城市人民生活所需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就拿蔬菜生产与经营来说,它既是常州市郊区重要的经济生长点,又因为涉及到大城市的“菜篮子工程”,体现了郊区在服务城市上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把它专设为编是正确的。同时,常州市郊区随着80年代初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和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多种经营生产得到较快发展。至90年代末,全区形成以五星禽蛋总公司为龙头,集饲料生产、蛋鸡养殖、鲜蛋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禽蛋生产基地,以太鬲中华鳖为龙头,集甲鱼育苗、养殖、科研、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华鳖养殖基地;以乳品厂为龙头,集乳制品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牛奶生产基地。“2000年,全区多种经营产值达3.28亿元,是1991年的5.61倍,占农业总产值的87.71%,已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郊区志》根据这个特点,把“多种经营”从“农业”中分出来专列为编予以记载,也是完全应该的。限于篇幅,其他破格提拔为编的“集贸市场”、“经济开发区的理由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为了突出某些事物而破格立目是不是有勃于志书的科学性呢?是否破坏了志书的的逻辑性呢?第一轮修志,不少专家学者就此发表了许多高论。我个人认为,地方志书的“破格法”现象是合理的,是由事物之间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由各地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也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的观点的具体运用。

    二、运用“放大法”,在内容记述上突出地方特色

    运用“破格法”设篇立目,主要是为了给那些“我有他少”或“他少我多”事物留下一个广阔的记述空间,即给予充裕的篇幅,以便比较系统地、完整地、全面地记录地方特色。但这并不是体现地方特色的惟一做法。《郊区志》对那些各地都有的特定的地情,即常州市郊区的地情,还采用“放大法”,浓墨重彩地记述好本地的优势。比如乡镇企业,2000年,“全区乡村企业1102家,固定资产原值31.55亿元,年产值120.55亿元(现价),销售收入总额118.15亿元,利润总额1.61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12.15倍、195.3倍、88.94倍和24.41倍。1996~2000年,自营出口由4247万美元增至1.21亿美元,增长184.91%。形成纺织、服装、机械、建材、轻工、电子、化工、医药、食品等9大类29个行业的工业新格局。”2000年,“全区乡村企业职工总数45385人”,占全区非农业人口81915人的55.4%。1985~1991年,全区乡镇企业有30个产品获部优、省优产品奖。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先进县(区)”称号。以上数字说明,常州市郊区与其他乡镇企业并不发达的地区相比,区别一目了然,说明郊区“背靠大树好乘凉”,该区的乡镇企业是其一大特色。因而,该志不仅在概述中画龙点睛地记述了乡镇工业发展的轨迹,同时在工业编中用一个章的篇幅,记述了乡镇工业的职工队伍、物质技术条件、产品、销售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用很大篇幅对重点企业进行了选介。再比如集贸市场,全国各地都有,但常州市郊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明确提出‘活跃商品流通、扩大经济交往’的指导思想,对集市贸易从舆论宣传、政策优惠到具体组织引导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鼓励集体和个体多渠道、多形式兴办商业网点,参与商品流通。城郊结合部各居民新村都相继开辟集贸市场,传统的节场(庙会的俗称)越办越兴旺,形成了流通活跃、市场繁荣的喜人景象”。“1992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以专业市场建设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三产富区战略”。1996年10月,“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以市场建设为重点,放手发展第三产业,建立起点高、规模大、有特色的以十大市场为重点的市场群。’”至2000年,“集贸市场增加值10.3亿元,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52.96%上升到64.13%。”为了充分反映这种“他少我多、他有我优”的特色,《郊区志》设专编集中记述了集贸市场发展演变历史,在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市场布局、市场结构、市场管理(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基础上,又重点对10个专业市场、10个重点市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这种点与面结合的记述,使读者对该区的集贸市场的整个脉络及其特点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不仅如此,该志还在“概述”中记述了集贸市场在全区经济发展的地位、作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编中记述了集贸市场的经营机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同时,在“商业”编中,也记到了集贸市场与其他商贸服务业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集贸市场在郊区整个经济发展中不但具有独特性,而且具有整体性。

    三、运用“立体法”,在表现形式上突出地方特色

    从第一轮编修出版的各地志书和第二轮编修的《郊区志》来看,为了实现地方特色,在地方志书编纂中除了运用设专篇集中记述或以浓墨重彩的笔法重点记述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供我们在第二轮编修地方志书时借鉴。

    一是在凡例中彰明特色。如《剑河县志》在凡例中规定:“为了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不设《社会篇》,改为《民族篇》,并把社会篇的内容纳入,同时把《民族篇》置于《自然地理篇》后《党政群团篇》前。为了突出林业,把林业从大农业中分离出来,设《林业篇》,置于《经济管理篇》后《农牧水利篇》前。”而《郊区志》尽管在突出地方特色上着力很多,但凡例中未加说明,有点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是在大事记中反映特色。大事记是全志之经,具有统领全书的“纲领”作用和全书的“索引”作用。因此,大事记的编纂也必须在反映地方特色上下功夫,把握本地特点,选准特色资料,写好特色条目。综观《郊区志》大事记,不难看出编纂者们在挖掘郊区地方特点的资料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该志基本断限为1984~2000年,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在这段时间里,该志共记了大事445条,而反映出郊区地方特色的有201条,占45%多。如1984年第一条就记“由永红乡组织农民经营管理的融商业、旅馆、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永红综合服务商场在清潭路开张”,明显地突出了郊区利用区位优势、农贸市场和综合市场迅速发展的特色。

    三是在图照中体现特色。图、照是一种具体的、美观的、形象的资料,在志书中配以富有地方特色的照片,与书内文字对地方特色的记述相呼应,读后会使人有一种有声有色的真实感。《郊区志》在卷首安排彩色照128幅,其中突出地方特色的照片就有61幅,如有反映乡镇工业发达受到包括胡耀邦、江泽民两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的照片,有反映原国家主席杨尚昆视察小河沿农副产品市场的,有吸引外资、创办中外合资(含独资)企业、进行合作项目签约或生产的,有反映蔬菜生产供应和多种经营的,有反映货币市场建设与交易的,有获得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的,有郊区“兰陵之声”电台现场直播的,有明代抗倭英雄唐荆川读书处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郊区志》在志书封套正面安排了一张以京杭大运河为主体的郊区彩页照片,在书脊和封底安排了5张现代化建筑(五星大桥)与文物古迹照片,充分显示了常州市郊区是镶嵌在大运河的一颗明珠,郊区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在现代化建设中结出了丰硕成果。

    此外,对一些典型事物可以专文形式记述特色,还可以在序言中指示特色,在概述和各篇章节小序中提高特色,在附录中印证特色,等等。

    总之,反映地方特色是提高志书质量的必要手段,我们在新一轮修志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要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地方的不同特点,并运用各种方法着力去反映、体现地方特色。

 
Copyright By www.lcc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z_dszl@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